文汇报记者 童薇菁
面对浩如烟海的绘画作品,是不是会有“读不懂的焦虑”。不用焦虑,几张图就能弄懂各大流派;而且大师名家一样有七情六欲,请不起模特就画自己老婆……一位叫“顾爷”的网友,翻出雷诺阿、伦勃朗、莫奈、卡拉瓦乔等绘画大师的“烦恼”和“柴米油盐”,定时发布“小顾聊绘画”长微博,坐拥40万粉丝。不久前“顾爷”的同名微博作品“小顾聊绘画”,以实体书籍的形式出版。
从漫画调侃到文字解构,众多和“经典”迥异的艺术解读,早已借助社交媒体热了一轮又一轮,把艺术巨匠一个个从“神坛”拉入凡间。
充满个性的网络“艺术科普”在赢得高点击转发的同时也遭遇争议,而对其中不讲艺术只讲故事的批评尤其尖锐:网络“艺术科普”,把美学做成“八卦”?
伦勃朗是“新东方”创办人、卡拉瓦乔过着“古惑仔”的生活……另类解读走红,有趣成为八卦艺术家生活“边角料”的借口?
被称为“顾爷”的80后设计师顾孟劼,着实让“艺术科普”这种形式狠狠火了一把。艺术圣坛上的多位殿堂级大师,在他诙谐而带着调侃的笔下,展现了丰满的另一面。伦勃朗被贴上艺术“新东方”创办人的标签;卡拉瓦乔的日程作息,被比喻成古惑仔的生活;雷诺阿的太太曾友情“出镜”他的绘画作品……
在电影《莫迪利亚尼》中,毕加索带着莫迪利亚尼去拜访“艺术大神”雷诺阿。莫迪利亚尼看着雷诺阿的大豪宅问他:“您的宅子多少钱?”雷诺阿想了一想回答说:“两幅画。”对于既不差钱又不差人缘的雷诺阿,民间的“艺术科普”作者是怎么刻画的呢?“那是一个幸福的画家,而且女人缘极好。”在《小顾聊绘画》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雷诺阿为一名颇有名气的女演员珍妮·莎玛丽画过好几幅肖像画,珍妮对雷诺阿也十分崇拜,她曾这样评论雷诺阿:“雷诺阿用他的画笔,与他笔下的所有女人结婚了。”
“17世纪学油画哪家强?阿姆斯特丹找伦勃朗”。“光影大师”伦勃朗被“顾爷”这样解读:伦勃朗走红时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然而,在这个时期所有重要的画家,全部都是伦勃朗的徒弟。25岁的伦勃朗,带着他庞大的制作团队,最多时有50个徒弟,浩浩荡荡开进了阿姆斯特丹,在黄金地段买了一栋豪宅,开始接订单。“顾爷”调侃起这种绘画的经营方式,“好像更像新东方,反正他当时赚了很多钱,就像他开办的是校办工厂一样。”
而伦勃朗的“男神”——卡拉瓦乔的传奇一生就在“打架、杀人、帮会、越狱”中度过。在杀死了当时一个知名剑客后,卡拉瓦乔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他有意识地用画作吸引到了帮会老大的目光,加入了马耳他骑士团(一个势力庞大的帮会组织)。然而刚刚被赦免死刑的卡拉瓦乔又不安分了,杀死了帮派中的一个前辈级人物,他又变回了囚犯。“事情还没完,卡拉瓦乔越狱了。最终他在回罗马的路上死于热病。”《小顾聊绘画》中这样写到。
“看到有趣的故事,就很想表达出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作品,竟然带动了一群热爱古典绘画艺术的粉丝。如今,顾孟劼依旧会每天更新自己的微博与微信,继续聊艺术家们“不得不说的故事。”他认为,他的解读只是多种声音中的一种,而观众们也愿意接受这种轻松的形式,为什么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呢。
“评论有说好的也有批评的。”自“小顾聊绘画”等“艺术科普”走红网络后,作者坦言有压力。艺术普及如何走出“自娱自乐式的自我教育”?
除了“小顾聊绘画”,相同性质的“艺术科普”类内容近来不断涌现,而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是搭上了社交媒体这双翅膀。而网络的高速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也使得这种艺术的科普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近日在微信上疯转的,还有“八张图看懂世界美术史”、“一句话教你认出世界著名画家作品”、“国外逛博物馆装懂行技能”等相同类型的科普性质“教程”。而一条名为“简明美术史”的微信,以“拍打苍蝇”为表现场景,排列的15幅图让观众能清晰地区分印象派、表现主义、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极简主义等西方艺术史上15个重要画派的迥异。
庞大的点击量和转发量足以说明大众的喜爱程度。不少网友认为,对于艺术,不再觉得入门无路。逛博物馆、艺术馆,也会有针对性地去观赏,甚至在朋友间也多了几分谈资。更有观众表示自己在业余时间也会尝试动动画笔,记录生活的状态。大师也是凡人,有些资质甚至也很普通。艺术科普型“教程”一下子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然而,这种艺术解读通俗化的现象,也遭遇争议。不少评论认为,在对经典过度解构的过程中,消解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高度,而走向了无底线娱乐的道路。比如特意寻找一些画家的桃色新闻然后着重渲染,甚至给一些画家起比较低俗趣味的绰号。还有学者给一些“艺术科普”挑刺,比如某些科普被指出忽视了画家变化中的画风,只关注于画家最为出名的一类主题:提香的画风从出道到晚年转变很大;德加除了画芭蕾舞女以外,也画洗衣妇;“人压着人,人堆着人”的“裸体帅哥美女”也不是米开朗基罗的特色,而是圣经故事的绘画题材决定的。
为了夺人眼球,一些艺术中深层次的内涵被选择性忽略,形式鲜活生动有利于网络传播的“艺术科普”,目前似乎只是停留在“自娱自乐式的自我教育”这个层面上。有艺术研究者表示,“毕竟艺术史并不是‘快餐文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积累,不能简单地和艺术知识普及划等号。”
争议声中,艺术普及产品如何定位成为新的议题。专业还是有趣,似乎成为“艺术科普”必须选择的定位。不过,越来越轻松的心态正在改变艺术欣赏的氛围。
中华艺术宫资深策展人李凝表示,她认可像“顾爷”这样愿意向大众做“艺术科普”的先行者,“让更多的朋友一起欣赏艺术品的精美之处,何乐而不为呢?”而她自己也是“八张图看懂世界美术史”这类微信的转发者与分享者。
“这些原创者都是些高阶层的欣赏者,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架构较为扎实与丰富,专业素养是到了,”李凝说,“他们把比较学术的东西抽象化、归纳化,把它精炼出来,其实带动了一批人,影响了一批人。我们其实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力。”她认为,普通观赏者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会自设障碍,但大众科普就是把这种障碍打破,抛开书本教育,把精彩的东西实例化、案例化。
印象派大师莫奈曾说,“人们讨论我的艺术并装作能够理解它们,好像理解是一种必要的事情。但其实,必要的并非是理解它们,而是喜爱它们。”绘画鉴赏作为一种高雅艺术的象征,是餐桌上的谈资,也是社交场合的工具。但是,无论是像莫奈这样的创作大师,还是后世的解读者都认为,绘画作品的终极意义,还是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艺术鉴赏本身就是小众的。顾孟劼曾经在澳大利亚生活过一段时间,据他介绍,在澳大利亚,像他这样从事艺术科普的非专业人士并不多见。“只有真正对此感兴趣的人,才会长时间地钻研下去。”顾孟劼说。但是对于公众来说,大多是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知识积累再去观展,不是仅仅去“看热闹”。
“这就需要文化产品系统化。每个不同阶层的观众都能获取自己需要的那个产品,这一点要向运作成熟的欧洲国家学习,”李凝告诉记者,艺术鉴赏其实在中国热度很高,中国观众对了解西方绘画的兴趣逐渐增加。在上海,每有一个大型的绘画展览总能吸引大量的粉丝,对美术馆举办的各种讲座以及线上线下活动更是相当追捧。
当然,这就需要对艺术鉴赏进行分众,而不仅仅是以单一的文化产品满足所有的观众需求。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观众艺术鉴赏能力相差很多,有一批观众相当有经验。他们来观展的目的比较明确,能理解策展意图,有些还会反复前来看同一个展。而对于另一批观众,则需要吸引他们前来,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
相关链接
“经典版解读”也很有趣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作者丹纳,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
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翻译者为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傅雷先生曾在家书中对傅聪说,《艺术哲学》读来使人兴趣盎然,获益良多,常有新启示。
《BBC西洋美术史》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艺术普及类纪录片,一共分为六集。该片从中世纪晚期艺术领域的重大变革对16世纪的文艺复兴的过渡和影响说起,反映了与文艺复兴相反的巴洛克时期,是如何打破“平衡感”,成就卡瓦拉乔和林布兰特,以及卡拉西、贝里尼等艺术家的。片中介绍的洛可可时期则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表达了更私密、更强烈的感情。纪录片中还介绍了被认为是现代思潮开端的1789年,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开启艺术史上的新页。在这段期间,艺术家创造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佳作,统称为浪漫时期。该纪录片在豆瓣社区上人气很高,实为初学者的极佳入门级影像资料。
卡拉瓦乔作品《纸牌作弊老手》
小顾版VS经典解读
小顾解读:卡拉瓦乔刚到罗马时混得也挺惨的,主要就靠跑跑龙套和给大明星演演替身什么的。可能是因为请不起模特,这一时期,他以市井小民为题材,画了许多“风俗画”。
其实这些作品已经开始逐渐展露他的绘画功力了。卡拉瓦乔擅长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紧张的气氛,同时抓住观众的视觉神经,使观众融入到画面中去。这幅画画的是两个老千串通起来骗钱的场景。
通常来讲,一幅油画只能表现事物的一瞬间。而卡拉瓦乔厉害之处,就是他往往能抓住最重要的那一瞬间!将剧情定格在最高潮的那一秒,下一秒,可能往任何方向发展,使看的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无限遐想……
经典解读:《纸牌作弊老手》——表现一个不懂世故的男孩落入纸牌骗子的圈套——心理上更复杂,也许是卡拉瓦乔的第一件真正的杰作。像《算命者》一样,《纸牌作弊老手》非常受人欢迎,现存有超过50个副本。
图为《星期天在公园里约会乔治》舞台剧在美国阿灵顿的演出剧照。资料照片
艺术跨界
音乐表现美术舞台再造名画
你完全可以欣赏拉赫玛尼诺夫的《死岛》,即便不知道阿诺德·柏克林的同名绘画原作;你可以完全不了解法国画家华特的名画《乘船赴西德尔岛》,但这丝毫不影响你喜爱德彪西的《快乐岛》。正是由于德彪西对这幅画的想象,完成了他作曲的灵感。摇滚风暗黑系、充斥着破裂音符的《三个尖叫的教皇》,这部前卫的管弦乐作品,由当代英国作曲家马克·安东尼·图纳吉所创,他的缪斯是谁?是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
用音乐表现美术,用舞台再造名画。这样的艺术实践不乏先行者。对于这种跨体裁的演绎,如果仅仅是挖掘绘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天才们的桃色艳遇,或者是诞生作品的契机与传奇,将只能满足观众的粗浅预期。绘画、雕塑,是一瞬间的停滞,是运动着的世界里一次短暂的呼吸。而歌剧、音乐剧的叙事则恰恰相反,是一段正经历流逝的时间线。这就对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这些作品,需要想象、再想象,有时更需要对这些原作画家的“怀疑”。
在这种跨体裁的艺术解读、再造中,概念音乐剧鼻祖斯蒂芬·桑德海姆,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实验者。作为美国音乐界能与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分庭抗礼的作曲家,桑德海姆用一部别出心裁的音乐剧,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观点。这部名为《星期天在公园里约会乔治》的舞台剧,是受到了19世纪新印象画派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午后》这幅名画的启发。1985年,该剧因获得了普利策奖而名声大躁。
当一幅画走上舞台,被赋予灵动的生命,它就必须开始歌唱,画中的人物、事物必须是充满个性。它们的饱满足以让人类诉说,就好比穿越了几个世纪的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人们对这一抹神秘微笑的解读,永远都没有停止想象。把她“请”上舞台,她就会告诉你她的秘密。近几年来,银幕上诞生了好几部关于“蒙娜丽莎”的电影。近日,新世纪音乐作曲家、为游戏《魔兽世界》谱曲而名声大躁的大卫·阿肯斯盾向媒体表示,目前正着手打造关于蒙娜丽莎、这位亦真亦幻的百年美人的音乐作品。
无独有偶,著名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的《十四岁的小舞者》也曾走上芭蕾舞台。在对女主角进行舞台策划时,导演非常忠实德加的描绘,甚至连舞者衣服上的丝带都忠实地按照原画紧紧扣起。
绘画走上音乐的舞台,开辟了全新演绎经典的新道路。“风格派”画家皮特·蒙德里安1927年的经典名作《构成红、黄、蓝》让路易斯·安德里森,这位欧洲最杰出和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深受触动。他在自己的作品“DeMaterie”中,全新演绎了“风格派”的灵魂。他说,“视觉上的数理概念深入蒙德里安的作品之中”。而他的“解码”是文学的,他回应了蒙德里安五种色彩的遐想,并把它们用五个声部与器乐的组合表达出来。
要问谁是这种跨领域创造的鼻祖,可以追溯到俄罗斯“音画大师”穆索尔斯基,创作于1874年的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是有感于亡友、画家维克多·A·哈特曼的遗作展览而成。而穆索尔斯基也由此被誉为“音乐绘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