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2年BBC版《理查二世》,由本·威肖主演。
450年前的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英格兰中部小镇斯特拉斯福,作为一个手套制作商的儿子,他没有循规蹈矩地继承家业,离开家乡做了巡游四方的演员。在他所处的伊丽莎白时期,剧院的舞台是圆形的开放平台,为了演出能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他的剧本里总是主要情节穿插着次要情节,动态展现的交替场景如同电影的结构。当然,电影这种形式的出现比他的时代要晚300来年。
1899年,在伦敦女王剧院演出的《约翰王》被人拍摄下一段4分钟的电影片段,这成了最早的“莎翁电影”。其后的百多年里,电影这个贪婪的艺术“后生”不曾停歇地向莎翁索要素材:默片时代的北欧女神阿斯塔·尼尔森非常前卫地女扮男装了哈姆雷特;喜剧大师刘别谦在移民好莱坞之前,曾在德国拍摄过充满颠覆色彩的喜剧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了1940年代末,劳伦斯·奥利弗的《亨利五世》和《哈姆雷特》在欧洲电影界掀起长达20年的莎士比亚改编热;1996年,北爱尔兰青年肯尼斯·布拉纳以《哈姆雷特》培养起好莱坞和莎翁之间迟来的感情时,之前已经累计有10个国家的25个导演把“生存还是毁灭”的天问搬上过银幕。
从上一辈人甚至再上一辈人记忆中的奥利弗和理查德·伯顿,到当下少女们心中的男神汤姆·希德尔斯顿和本·威肖,一代代的演员在莎翁戏中完成洗礼。奥逊·威尔斯、波兰斯基、黑泽民和戈达尔这些在影史占据重要位置的导演,都或多或少地执迷于莎士比亚作品并隔着遥远时空与作家对话过。今年整450岁的莎士比亚,在生前留下38部完整的剧作,伊丽莎白时期的这道戏剧之光,至今照拂于电影的天空。
凭借《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劳伦斯·奥利弗成为他那个时代乃至至今也很重要的一个莎剧电影导演,他证明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从剧院摆渡到银幕上,也确立了若干年后成为英国特色的电影表演概念:电影演技与舞台演技的差异比人们想象的少得多。
2012年,为了迎接和庆祝伦敦奥运,BBC2台制作了一整套围绕莎翁的电视剧集,包括四部电视电影《空王冠》(《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围绕莎翁生平和创作环境的《揭秘莎士比亚》6集纪录片等,从5月到9月滚动播出。在同一时间大英博物馆策划了一个名为“从伊丽莎白时代的文物看莎士比亚”的特别展览。莎士比亚是英国的一张名片,逢奥运这样的喜事要派发,逢倒霉的战事,更是要使出来撑口气。
莎士比亚作品被轰轰烈烈地当作“英国的证明”,始于1944年劳伦斯·奥利弗改编的《亨利五世》。这部电影也被视作莎翁剧作在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次影像化,因为早期电影里的莎翁改编作基本是戏剧情节的录像,直到奥利弗的《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开始对于戏剧和影像两种媒介之间结合的严肃尝试。根据奥利弗传记里他本人的描述,拍摄《亨利五世》其实是他被委派的一项国家宣传任务,因为1942年他为BBC制作的广播剧大获战时民众的欢迎,所以在战事胶着的1943年,英国战时情报部门授意他制作这部用于鼓舞人心和士气的主旋律电影,查尔斯·劳顿更是对他说:“你(扮演的亨利五世)代表了整个英格兰。”
1944年《亨利五世》在英国上映时,德国在公映《伟大的国王》,后者把德国当时的统治者类比18世纪完成统一事业的德皇弗里德里希。同等性质的两部电影,同样塑造英勇开明充满英雄气概的完美国王,相比之下,奥利弗的导演手法高明多了,他用充满创造力的艺术手段,尽最大可能地淡化了政治输出的色彩。《亨利五世》原作诞生于1599年,电影以1600年的一场演出开场,镜头扫过空中飘落的演出海报,俯瞰泰晤士河南岸的环球剧场,欢呼的观众和忙碌的演员出现在画面上,之后随着演出的进展,舞台和剧场都隐去了,剩下银幕前的观众往来于英吉利海峡的两边实景的战场。在作为戏中戏的剧院里,电影忠实于伊丽莎白时期的风俗,女性角色都是男童来演,而一经转入实景的英法战争战场,女人就是女演员演的,导演借助戏剧和电影互相转换的双重结构,实现历史和现实之间的间离。奥利弗亲自扮演的亨利五世在阿金考特战役前发表的振奋士气的演说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段落,也正是这个段落,让影片被诟病美化战争并且把英国的胜利浪漫化,有悖于原作。然而即便带着一目了然的战时宣传色彩,《亨利五世》至少证明莎翁作品和电影的结合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古英语的诗体剧和现代媒介的一次美好联姻。
奥利弗把亨利五世征伐的战场拍得斑斓华丽,而到了1948年的《哈姆雷特》,他把基调定成黑白二色,用昏暗的光线营造压抑的环境。其实拍成黑白片的真正原因,据他自己说,是和胶卷公司闹翻了。这部《哈姆雷特》在众多版本中被最多提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奥利弗的表演。然而他本人最初并不想做主演,在《影片<哈姆雷特>》这篇文章里他写道:“我的风格更适合亨利五世这类坚强的角色,而哈姆雷特太抒情也太多愁善感。”结果这个他很不想演的角色,让他得了奥斯卡影帝。有英国教授这样评价他的表演:“这位王子所拥有的自尊高贵的品质,让他触摸过的每件东西都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奥利弗让哈姆雷特成为一个体验并承受痛苦和折磨的具体的形象。”
《理查三世》是莎剧王子奥利弗导演的最后一部莎翁作品,在扮演通过血腥手段登位并最终走向毁灭的理查三世时,他很前卫地尝试了直接对着镜头演讲,这种类似与观众对话的剧场交流方式,要等若干年后才会出现在欧洲新锐导演们的作品中。凭借《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奥利弗成为他那个时代乃至至今也很重要的一个莎剧电影导演,他不仅证明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从剧院摆渡到银幕上,也确立了若干年后成为英国特色的电影表演概念:电影演技与舞台演技的差异比人们想象的少得多。
前苏联的文艺界曾认为,莎翁悲剧最接近本国知识分子情趣。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宿命论,他对理想主义者的刻画以及对人类根深蒂固的弱点满怀同情的理解,让艺术家心怀戚戚。
奥利弗给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创造了一条不许逾越的红线,相当一段时间里,他的三部莎翁电影也被公认是正统正典。直到1963年,前苏联导演柯静采夫拍出了一部被评论界一面倒地认为“最好的《哈姆雷特》”。
“所有的艺术都是兄弟关系,每一种会照亮另一种。”柯静采夫以毕生努力拍出的《哈姆雷特》和《李尔王》,证明了伏尔泰的这句话。在前苏联时期,文艺界有这样的说法:英国作品中最接近本国知识分子情趣的,非莎翁悲剧莫属。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宿命论,他对理想主义者的刻画以及对人类根深蒂固的弱点满怀同情的理解,令艺术家心怀戚戚。
1963年的《哈姆雷特》里柯静采夫的个性化阐释,是去呈现一个现代的生活化的莎士比亚,一座拥挤的骚动的城堡取代了人们习惯了的空旷皇宫,出现在镜头下的不仅有贵族,也有城邦里的普通劳动者和广袤国土上的农民,所有人被卷入城堡里的阴谋,人与人之间构成一个巨大复杂的关系网。一位英国评论家评论柯静采夫的《哈姆雷特》:他描绘的是全社会的悲剧,王子要抗争的对手,不是叔父,而是整个恶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