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乔伊”和它的战友相遇,两匹“骏马”抬起前蹄,互相示意。
看着舞台上幼年版“乔伊”挺身而起、长为成年骏马的一幕,英国国家剧院的导演汤姆·莫里斯激动得浑身颤抖,“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战马》在英国伦敦的演出,成了”。南非著名木偶大师亚德里恩·科勒昨天在沪,向记者讲述8年前如何从一个报纸糊成的模型,到用藤条、尼龙、牛皮等材料编织成50公斤的战马“乔伊”,以及幕后的种种坎坷、无限心血。
作为近年来红遍欧美的英国舞台剧《战马》木偶设计和制造者、南非木偶剧团“掌上乾坤”联合创始人亚德里恩·科勒,从事木偶设计、制作与表演已有近40年的经验。创建于1981年的 “掌上乾坤”成立之初是为孩子们做木偶剧的,而科勒的志向却更高远:“为什么不能制作适合所有人看的木偶剧呢?”到了2007年,他们用木偶创作出一匹战马,登上了英国国家剧院的舞台。
谈及那次经历,科勒至今记忆犹新。“剧场的魔力就在于,只要有一个细节无限接近于真实,人们就会相信,舞台上的一切都是真的。”他说。为了尽量真实地还原马的动作细节,他们进行了全球性的调研,到各大网站搜罗马的嘶吼声,研究有关马的著作,甚至到马场观察。制作马偶的过程也是一次次推翻重来的历练。因为坚持手工制作,28个人的团队,耗时6个月才能完成一匹马偶。“微”动作是整个剧团的创作哲学,动物没有语言,只有通过呼吸、身体的起伏等等细节到毫厘的动作来表现;用塑料太重,那就换轻巧且柔韧性更好的藤条;马的眼睛用树脂材料做成,是抽象的马匹全身最写实的部分,看上去好像是有生命一样……《战马》做到了,现场看到“乔伊”踏着小碎步走在舞台上,那无限接近真实的马蹄声,让你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眼前分明是一匹活生生的马。
要让马偶“活”起来,操纵马偶的演员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每一匹马偶都由3名马偶演员操纵,三人戴着麦克风模仿马的叫声,他们互相之间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只能凭身上背架的传导和默契来配合完成动作,这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每位演员最少都要经历3个月左右的训练,才能让自己像马一样思考。
科勒提到,木偶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非等地,“掌上乾坤”也吸收了来自亚洲的木偶文化,深受日本的“净琉璃”文化影响,“木偶师露出在木偶之外”,就是“净琉璃”的特点。这些年来,他们所做的事也改变了木偶剧领域,演给成人看的木偶剧突破局限性,探索更为广义的人、偶关系,让“动物”成为舞台的中心,而不是某个人物的投射。舞台剧《战马》在全球演出之后,科勒的故乡南非开普敦发生了些许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木偶表演,形式也不仅仅局限在舞台剧上。“也可以说是一出好戏带动了一整个行业吧。”科勒这么说,他期待的,是未来能有更多适合木偶表演的剧本,“语言”在舞台上的功能可以被弱化,给肢体性的探索以更多空间。
经历了北京首演前长达一年左右的训练,加上3个月的舞台磨砺,对于此次来沪演出科勒很有信心,“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以为木偶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不,每一只木偶都挣扎着试图在舞台上‘活着’,而(木偶)演员的理想却是在舞台上‘死去’”。11月15日起,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将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64场。
文汇报记者 周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