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间隙,周功鑫接受本报专访。 袁婧摄
2009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应邀抵台参访,周功鑫在台北欢迎。
2010年圣地西藏特展上,周功鑫为来自布达拉宫的文物“八瓣莲花曼荼罗”开箱。
“台北故宫周边创意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老祖宗留下那么多好东西,年轻人还愿意亲近吗?”11月中旬,上海满城银杏的季节,台北故宫前院长周功鑫应邀来沪5天,辗转好几场发布会与讲座。面对现场观众接连抛出的问号,一袭深色暗格子套装的周功鑫笑语盈盈,一一道来。
她最大的底气,来自“入宫”40余年的宝贵资历。1972年大学毕业后,周功鑫从秘书室干起,当了16年展览组组长,直到2008年起担任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在则是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讲座教授。从“宫女”一路走到“管家”,周功鑫就任院长期间,成功策划了数次大展,轰动两岸,使得台北故宫跻身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前十名,并不断刷新文创产值。不过,她自认最有成就感的两桩事分别是,一手带出700余名志工讲解员,离任后主编出版《图说中华文化故事》国学读本。
“我想,这些人和书会像一粒粒种子,和我一起,把华夏之美接力撒播开去。”这番大家做派、国际视野、专业素养令人不禁好奇,守护宝贝的博物馆人,究竟该如何为观众打造“寻宝路线图”,将馆藏价值、博物馆教育功能最大化?
在沪间隙,周功鑫接受了本报记者 专访。在她上海朋友的家中,周功鑫端起茶盘上的瓷器茶壶,慢悠悠地发问:你看到了什么?“一般人第一眼看出瓷器颜色、大小,是否典雅好看;但如果这是展品,我就会动脑筋,让瓷壶背后的细节立体留存于观众脑中,比如这上面的纹饰究竟有什么含义,代表了当时朝代怎样的审美风格,由哪些人群买下使用等等。可以说,无论是陈列还是导览,我力求让每件展品都延展出故事大纲。这样人们来一趟台北故宫,就不止于走马观花,或仅仅为了看一眼‘翠玉白菜’。”
博物馆人要有本事讲出宝贝背后的美学积淀
台北故宫博物院拥有70万余件中国书画、器物与文献。“有展品,无思路,一盘散沙;有思路,无结构,少了亮点。”在周功鑫看来,策划文物、艺术品展览,考验的其实是博物馆人对宝物历史脉络、美学积淀的驾驭功力。她擅长的一招,便是呈现同一时间轴下中外艺术精华共展。“就像音乐有层次、复调,文学有比较文学领域,展览也可以在平行或垂直结构上动心思,但这需要策展人至少对两类文明都熟稔在心。我也是慢慢体会到个中奥妙。”
时间拨回2011年“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两位中法君主“相遇”台北故宫,两大文明跨越千山万水,激荡起绵延至今的涟漪。展览现场,法国仿制的白瓷中国男女像,呈现了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憧憬与想象;法国圣克娄工坊制作的锡釉陶垂帷花卉药瓶,圆口、溜肩、长圆腹,上面的纹饰正是中国人看惯的缠枝牡丹花叶;而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中建造的特里亚农瓷屋,成为西方人眼中神秘中国的象征。
一件件展品无声诉说着中法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在双线索布展架构的提示下,观众不难发现,两位君主拥有太多相似背景——都是幼年丧父、很小登基,都使大清帝国与法兰西跻身当时最强盛国家之列,都热爱科学艺术。“比照交织中,观众往往可收获双份信息量,对历史有了纵深丰满的感知。”要知道,1995年周功鑫攻读法国巴黎第四大学博士时,毕业论文题目便是聚焦17世纪中西漆器。这也就不难理解她的策展思路了,她还为展览“混搭”艺术交流,邀请法国歌剧、本土京剧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同年龄层市民纷至沓来。
甚至有一次,世界奢侈品牌卡地亚想到台北故宫办展,周功鑫提出,既然来我们的“主场”,那就要在展览中渗透中华元素、增添中国叙事。这一法国品牌最早为皇族定制首饰、珠宝,于是顺着这个路数,周功鑫精心选取馆藏的清代末期皇家首饰,还从沈阳博物馆借了数件展品,促成了中法皇家审美的一场极致对话。
人们发现,其实卡地亚设计师善于从众多国家文化中寻求灵感,而中国对他们的影响竟如此显著,比如在首饰中大胆借鉴东方翡翠、珍珠,纹饰上运用龙图案等。这份由来已久的渊源,既令人颇感亲切,也让观众见识到艺术在两个国家间的自由穿梭流动。
如果说2009年雍正大展开启了两岸故宫合作交流的序幕,2011年“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则酿成又一段佳话。浙江省博物馆将馆藏的前段《剩山图》送至台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后段《无用师卷》联合展出,促成元朝旷世名画360年后的重新聚首。周功鑫还记得,不少老人倾身立于画前,用力地凑近看,峰峦冈阜、陂陀沙渚、林木葱郁、疏密有致,仿若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再现。
拥有40余年博物馆界经验,周功鑫觉得,一间博物馆的潜力不可估量,如何释放它所蕴藏的文明能量,仍有很大空间去开掘,这也考验着博物馆人梳理展品的本事。就拿雍正大展为例,不少观众看后“连历史观都改变了”——原来雍正皇帝并非野史中传说的那么粗鄙残忍,至少他在艺术风格上尤为细腻考究。“展出的奏折里,雍正指导工人怎么把玛瑙杯打磨得更加圆润。这就是让文物来说话,告诉观众雍正是怎样的一个人。”周功鑫判断,博物馆将成为大众学习休闲的最佳公共场所之一。
话说走上博物馆人这条路,并非外界看来这般顺风顺水。周功鑫出身医学世家,身为家中老大,父亲对长女寄予厚望,“承接衣钵学医,是父亲没说出口但谁都看得出的强烈愿望。谁想当时我这个20出头的女生自有主张,我爱艺术,打算学外语找机会去国外深造,对医学实在兴趣寥寥。”周功鑫至今还记得,1968年考大学时她一意孤行选了台湾辅仁大学法语系,把爸爸气得够呛,“父女闹得很僵,可我必须要走自己的路。”
后来,周功鑫把《野鸽子的黄昏》悄悄放在爸爸书桌上,这本书的作者王尚义执着追随心中理想国但不幸早夭。“爸爸翻完后若有所思,几天后他应该是被说服了,不再提学医一事。当然,我这个女儿后来也算让他有面子。”周功鑫莞尔一笑,她坦言这也是为下面的5个弟弟妹妹铺路,给他们争取自由自主的“话语空间”。
懂美的文化传播使者有助于让文物“活”起来
回顾博物馆发展历程,传统博物馆多是从藏品出发,在文物搜集和研究方面下功夫。“早期,人们认为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不需要有人讲解,观众自己看得懂。事实上,文物学习和一般的学科不太一样,它背后的知识庞杂丰富,普通观众如果不依靠解说导览,很难看出其中门道。”周功鑫直言,部分文博机构还存在观念上的误区——“物是物,观众是观众”,“如果双方仅仅是看与被看的关系,隔着一层玻璃却无法产生火花,那就太可惜了。”谁来搭建起物与观众的沟通?现场讲解员显然是最直接的桥梁。
就任院长期间,周功鑫和专业团队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取经,设置文物知识、艺术史、历史学、心理学等特色课程,每年从不同专业领域人士中招募吸纳志工讲解员,志工至少要累计学习100多个小时,从导览词撰写、肢体语言、延伸理解等多层面接受专业训练。
等她离任时,共计700余名的讲解员依然活跃在台北故宫各个角落,“不敢说他们个个都是专家,至少也算一支文化种子队吧。”周功鑫以人气很旺的展品“翠玉白菜”为例,“乍一看这就是精雕细琢、惟妙惟肖的玉器,但现场讲解员会告诉你,它背后所代表的晚清工艺,以及与中国其他时期玉器风格的差别等。”
近年来,博物馆各种“周边”火了。北京故宫以应接不暇的故宫娃娃、朝珠耳机、日历、App成功吸睛,引发年轻人的追捧热潮。再看海峡对岸的台北故宫,“翠玉白菜”印上台湾悠游卡,2013年康熙手迹版“朕知道了”胶带,更成了名噪一时的经典之作。
在周功鑫看来,文创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创意,经由金点子点睛,某个历史概念、图像、故事,转化为文创产业的活水源头。“博物馆内不同时代领域、内涵丰富的藏品,为创意产业提供了素材宝库。”
那么,谁来为藏品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意?2009年周功鑫启动文创产业研习营计划,跨界文化、创意、产业经营,每年一届,邀请70多个产业核心团队参与培训,从服装设计、琉璃工艺到器皿制作,连自行车企业也跑来取经。研习营的效应显山露水,不少厂家变身故宫衍生品的合作厂商,台北故宫商店礼品种类快速增至约4000种。2008年至2012年,3.6亿、6.8亿、8.4亿、9亿新台币的文创产值,不断刷新着台北故宫此前的纪录。
周功鑫的构想是,研习营可提升产业的文化含金量,为大众生活创造出有质感的物件,带动更多观众为真正的美埋单。“研习营成员在接受艺术训练后,灵感来源愈发多元。在这样的启发下,设计师会花费更多精力深入了解藏品,而不只是流于表面的复制。”
周功鑫还立下规则,报名培训的公司,必须让总经理、财务、营销和设计师一起听课,“这有利于创意、策略、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的完整衔接,让文创业每一环节都稳稳地落在地上。”
不过,在周功鑫看来,文创产品卖到多少亿不是关键,最终是为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观众看了展览之后,能学到东西,真正喜欢上博物馆,还愿意买文创品把美好的记忆带回家,形成一圈圈良性循环,这才是重点。”她认为,训练有素的专业志工讲解员,加上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无疑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传播使者。“但是这一块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多一名使者,博物馆所散发的精气神才有可能被更多人看见。”
不遗余力培养导览志工、文创人才,也与周功鑫提倡的“动动脑”理念不谋而合。就是说,让观众在参展中,从单纯好奇发展到积极探索,直至主动自发学习。“我以前跟志工讲解员聊天时,都会叮嘱他们,博物馆要考虑怎样把知识更好地传播出去,因此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观众采用不同深度的导览。”令周功鑫惊喜的是,不少观众参展结束后也想报名参与培训,“我想,这便是博物馆魅力最直接的体现了吧”。
好的中华文化读本将影响孩子对美的理解
早在1989年,周功鑫在台北故宫就创建了儿童教育平台,让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体验中轻松愉悦迈入中华殿堂,自然而然体味艺术的熏陶。不当博物院院长了,周功鑫最操心的,依然是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少年的认知版图中。
“我们正处在知识琐碎、资讯泛滥的年代,我一直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有兴趣、有系统地阅读,建立起浩瀚中华历史的清晰框架。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线索,把历史、文物、文学、艺术普及都串联起来?”周功鑫发现,新一代年轻人是在视觉影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图像、动画的喜爱与敏感,将是他们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媒介。于是,以成语穿针引线、结合动漫手绘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应运而生,日前第1辑10册简体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整体计划出150册,挑选150个成语,每个成语编写成单独一册。
丛书由好莱坞动画分镜师担任艺术总监,绘画采用电影分镜概念,以战国、汉、唐和宋时期为主轴,利用考古资料及文献,徐徐展开不同朝代衣食住行的社会风貌画卷,每一册自成一座纸上的小博物馆。已面世的《战国成语与赵文化》中,《完璧归赵》教人分辨璧、环、瑗、玦及其各自含义,《邯郸学步》配图介绍了带钩、直裾短衣、曲裾深衣等知识点。哪怕是书中手绘人物托着的漆盒、席案上的食器,都分别标注参考“湖北江陵县雨台山354号墓出土漆盒”、“上海博物馆所藏错金卷龙纹豆”,让大小读者对文物的地域性一目了然。
周功鑫也极力给家人“安利”这套丛书,两岁半的外孙似懂非懂中记住了不少成语,“小朋友记忆力非常强,我念‘邯郸’,他马上接嘴‘学步’。”周功鑫坚持,好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幼小心灵根植下对中华文化之美、民族魅力的理解与感悟。
之所以150个成语,先出版战国50册,再推出汉代50册,唐和宋各25册,原因之一便是,“这四个时期是中华文化发展最灿烂的时期,丛书以成语为切入点,力图展现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美学的丰盛。西方不少美术馆、博物馆都会邀请作家、插画师专门打造艺术教育普及绘本,以小朋友的视角欣赏世界名画珍品,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
平日里爱看艺术史书籍、闲暇会去逛特色店铺,68岁的周功鑫仍在追寻美、雕琢美、传播美。她的胸襟上别着一枚银杏状镀金胸针,与申城满地黄金叶美妙“撞衫”;左手腕上的黑玉镯在主人十几年的陪伴下愈发莹润。“胸针是逛巴黎一家vintage店(古董店)意外淘来;玉镯则是在台北玉店相遇,黑色大气沉稳,也很别致。”多数人盼望岁月可以滑溜一点,最好不在自己的面容上磨出印儿,也不把身体撑开。但显然,在身材妆容皆得体的周功鑫看来,留住美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对华夏之美的接力与传承。
她尤为推崇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席勒有个理论,人类在感觉、悟性和意志之外,还有一种美感官能,但由于18世纪以来学科知识分工过细,人的美感官能往往被忽略,甚至导致感受美的能力丧失。因此席勒主张“审美教育”,促进个体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我做博物馆教育也好,推广传统文化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把美留得下、传得开。”周功鑫说,别让流转千年的美,从喧嚣的时代、匆忙的脚步间流逝。
2011年周功鑫出席浙江富春江畔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签署仪式。
小传
周功鑫,1947年4月出生,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暨考古学博士,现为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讲座教授。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2008-2012年)、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2002-2008年)。
服务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担任院长期间,曾创设各项教育推广活动与志工团队,推动多项重量级展览及学术研讨活动。其中“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荣获英国伦敦艺术报所评全球最佳展览第三名,台北故宫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第七名,在文化推动方面贡献卓越。
文汇报记者 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