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1905年发生在上海的“会审公廨案”,是中国司法史上绕不过去的大事件。作为该案的主审官之一,金城不畏外国强权为中国人据理力争,最终因此案被罢官。这位“会审公廨案”的关键性人物,也是近代著名的画家,他曾提议在故宫创办古物陈列所。日前,金城的山水小品 《仿惠崇江南春手卷》 和他三妹金章的 《鱼藻图》 一同入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引发业界关注。
会审公廨是旧上海租界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审判机构,俗称“会审公堂”或“混合法庭”,是由上海道台代表与外国领事联合组成,负责审理租界内华人或华洋之间民事诉讼的专门审判机构。1905年12月,四川妇人黎黄氏带着已故丈夫的灵柩和买作丫环婢女的15名女孩途经上海,甫抵码头,就被工部局巡捕房以拐骗人口罪将她们拘捕。会审时,包括金城在内的中方会审官与英国陪审官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认为证据不足,应让黎黄氏暂且呆在公廨女所候讯,英方则坚持应该关押西牢。双方在堂上针锋相对,以至发生争斗,最后租界当局派出巡捕强行将黎黄氏等人关入囚车,押解西牢。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民众声势浩大的抗议,华人商店一律罢市,各界民众也纷纷集会,抗议洋人暴行。迫于压力,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只得将黎黄氏无罪开释,但不畏外国强权为中国人据理力争的金城却因此被罢免了会审官一职,后改任北京大理院推事。
“除了中国司法史上,金城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汤哲明介绍,金城是民国初年北方画坛领军人物、中国画学研究会首任会长、名噪一时的“湖社”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是,他提议创建古物陈列所,将原先“秘不示人”“深藏内府”的奇珍名画在所中陈列,供后人研古、学古,提升了大批画家的中国画造型能力。金章的绘画功底也十分了得,她是著名收藏家王世襄的母亲,民国时期著名金鱼画家,与上海颇有渊源。金章1898年入上海中西女塾就读,20世纪初远赴英伦游学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尽览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名画,获益良多。归国后专于绘画,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花卉、翎毛无所不工,而尤精于鱼藻。书法出入晋唐,造诣工深。金章所绘金鱼,体积感较强,渲染层次丰富,形态生动自然可爱,存世量极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说,此次入藏的金城、金章兄妹两人的画作具有极高的美术收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填补了该馆的馆藏空白。
此次捐赠者为金家后人袁孝俊、陈璇夫妇。据悉,金城、金章为袁孝俊的舅公和姨婆,两幅画作是他们赠送给袁孝俊祖母的。陈璇告诉记者,丈夫袁孝俊已经过世了,将两件作品捐赠给上海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生长在上海,对上海有深厚感情。两件作品能够留在上海是我们家族的荣幸,也可以借此让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