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韩书力创作于2014年的水墨作品 《羌塘女》。
②:韩书力1982年根据西藏民间传说创作的连环画 《邦锦美朵》。该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瑞士第一届国际连环画特别荣誉奖。(展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范昕) 今天,“韩书力西藏绘画展”于中华艺术宫揭幕,明起正式与观众见面。包括布面重彩、团扇及扇画、织锦贴绘、水墨、连环画等不同艺术样式的180余件展品,让人们看到一位汉族艺术家在雪域高原从事艺术创作40余年的探索与创新。
1973年冬天,25岁的北京画家韩书力机缘巧合地被借调到西藏一家展览馆工作———这一去直到现在。“不是西藏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西藏。”此次展览开展前,韩书力向记者谈及自己的从艺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他还是一口京腔,只是时常不自觉地双手合十。在雪域高原,他将汉文化与藏文化的元素同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参照“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概念,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汉藏绘画”。这是中国画的一种新样式,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精神内涵方面都丰富和拓宽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是藏文化滋养了我的艺术。”韩书力坦言。比如他那最具辨识度的“韩氏黑画”,以墨色而非白色宣纸作为背景,“黑白颠倒”好似另类反转片般呈现水墨,不是为了颠覆传统中国水墨画而刻意为之,而是出自在西藏的有感而发,吸纳并映衬着藏传佛教优秀的文化基因。“西藏的大小寺院通常都有一个密宗殿,又称护法神殿。这个殿通常给人庄严、神秘、甚至可能是恐怖的感觉,里面的壁画是用很单纯的黑色底子勾上金线、银线、白线、红线,用来塑造极乐世界、人间、地狱等景象。我于是想到在宣纸上试一试黑色的底子,这样用真不是我大胆,借鉴的是藏地绘画若干年前的一种储存,进而又放进汉地文人画的一些东西。”
描绘勤劳的藏女,采用类似汉文化剪纸的表现手法;在反映汉文化的题材作品中,又特别注意融入唐卡、藏壁画、彩陶、木雕等藏文化给予的启迪,为画面平添神秘的色彩……韩书力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是汉藏文化合璧的作品,从布面重彩 《喜马拉雅》 系列到纸本水墨 《大漠长河》,从连环画 《邦锦美朵》 到织锦贴绘 《千里江山寒色暮》。在学界看来,韩书力艺术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不囿于一盆一景、一山一水、一区一地、一民族一文化进行实践,他的创作面对的是汉藏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背景、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