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挺疯癫的《美国骗局》其实很规矩,一旦进展到“美国梦之黑暗虚无”这个尖锐的核心问题,导演立刻撤了,把重心交给演员去施展演技。
洛杉矶时间明晚,今年的奥斯卡奖揭晓,到这一刻,最佳影片的比拼格局还是《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的瑜亮之争,《地心引力》赢了美国导演工会奖,《为奴十二年》是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评出的最佳影片,各下一城。其实这两部电影无论哪部胜出,都算创造历史:《地心引力》的导演阿方索·卡隆是拉丁裔,《为奴十二年》的斯蒂夫·麦昆是黑人,在族群观念非常微妙的好莱坞,少数族裔逼近金字塔尖。
到了这一步,电影本身的完成质量已经退居次席,由电影牵扯出的题材、类型、政治背景、导演身份以及制片厂在幕后的运筹帷幄,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左右着最终的结果。没有哪一年的奥斯卡评选不备受争议,诸如“《公民凯恩》没得过奖”、“希区柯克不被认可”之类的老账被不停提起,今年科恩兄弟和《醉乡民谣》没能出现在重要奖项的提名中,激起无数文艺人士的愤怒。这个奖确实老了,保守,审美趣味狭窄,可它早在诞生之初,就不是作为电影的美学标准而设立,它的本质,是业内人士的年度小结,让庞大的电影工业自我检阅特定时期的生产方向,是因为好莱坞强大的商业影响力,使得这个“贵圈派对”成了一年一度的娱乐大事件。
《为奴十二年》在观感是很难受的,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对信奉新教伦理的奥斯卡评委们是种挑衅。
技术还是风格,一直在纠结
奥斯卡每隔几年就要面临这道选择题:最佳影片是鼓励技术进步,还是倾向导演个人风格?技术是电影产业不能回避的部分,不仅体现在奥斯卡的技术类奖项评选,更尖锐的问题在于,技术能多大程度地左右最佳影片的归属。截至目前的记录,似乎导演风格更占优势。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侏罗纪公园》在它们出现的年代,毫无疑问是技术先锋,多年来斯皮尔伯格也是作为特技开拓者活跃着,然而他第一次走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领奖台是凭着《辛德勒的名单》。几年前《阿凡达》和《拆弹部队》的对阵,生动地诠释了奥斯卡的傲慢与偏见。卡梅隆在《阿凡达》里用成熟的3D技术改变了电影的“观看之道”,但《拆弹部队》的战争背景、反思战争的价值观倾向,以及,导演性别为女,这些元素让《拆弹部队》以轻骑兵的姿态掀翻庞然大物《阿凡达》。
《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的竞争,有几分《阿凡达》vs《拆弹部队》重演的意味。无论欣赏与否,《地心引力》是2013年不能绕开的一部电影。阿方索把长镜头的技术耍得登峰造极,在这部电影里,炫技并非动力,技术的自由是让电影回归本质,即用影像制造奇观。《纽约时报》评价《地心引力》重新定义了“看电影”,《时代周刊》断言它向人们展示了未来电影和电影院的荣耀,这些表达都是很精确的。但《地心引力》有个要命的软肋,它的剧本非常弱,虽然美国导演工会奖给了阿方索,但是很难想象一部没有获得剧本类提名的电影能成为最佳影片。
《为奴十二年》第一眼看上去像极了奥斯卡命题作文,和黑人题材有关的狗血与悲情总能轻易戳中评委们的兴奋点。但事实上《为奴》和主导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主角是黑奴,但我们看不到弱势人群经常被描绘的善良悲悯,相反,唯一清晰的是弱者的麻木以及弱者对弱者的冷漠。男主角沦为奴隶12年,而导演给我们的错觉是为奴隶的人生没有尽头,最后重获自由的尾声丝毫不具正能量,只是幸存罢了,非常冷酷。麦昆导演是个视觉艺术家,《为奴》给人的深刻印象并不在于历史或人性,而是视觉的冲击力,它关于暴力、用画面呈现暴力、并且让暴力画面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它带来的观感其实是很难受的,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电影对信奉新教伦理的奥斯卡评委们是种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