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想象不需要“长焦”和“广角”
在国际影坛上,中国电影亟需中正、刚健的美学风格,历史神话主义、极端意识形态和不加选择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无益于当下中国形象的塑造。
上世纪80年代迄今,无疑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从电影本体发展角度而言,中国电影重返了电影的美学本位;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主动走向世界,全面融入国际现代电影文化体系,起着实际上的跨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传播作用。然而,如前所述,无论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影人还是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影人,在国际电影节上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的整体巨大进步以及民族主体实践文化相比,仍存较大距离、落差,尤其在基于民族实践文化背景下,缺乏对当下实践主体的观照,改革精神的弘扬。30年来的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必经历程,遗憾的是,中国银幕却缺少对当代“中国精神”的提炼与总结。
在国际影坛上,中国电影亟需中正、刚健的美学风格,历史神话主义、极端意识形态和不加选择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无益于当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不同于政府层面的国家形象公关行为,电影艺术及其创作因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反而对创作主体的自律精神有较高要求,客观的中道立场尤显重要,如同驰誉世界影坛的华裔导演李安,同样面对中西文化的取舍,其“家庭三部曲”表现得不偏不倚,节制而温情,含蓄而蕴藉,赢尽中西口碑。“戾气”式的创作长期以来影响中国影坛,创作心态的扭曲导致国家影像要么飞升为华丽的自大要么落入苦情式的自卑,拍摄镜头总是在“长焦”和“广角”两极间切换,国家影像得不到正常呈现。国际影节上的“中国想象”更多地需要“标准镜头”,而非“长焦”和“广角”提供的“哈哈镜”,如此才能向现代世界客观而完整地传达崛起中的中华民族。
文/何平华
(作者系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因篇幅限制,本文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