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如今,东单体育公园外的白墙上依旧张贴着吴悠和队友们的海报。即便过去这一年,那支名为“中国传奇”(CLSmooth Crew)的街球队已在无尽的流言中分崩离析,海报上的他们却始终如众神般凌厉地凝望着这片曾被自己反复征服的球场。
“中国街球死了”,CL解散当夜,有人如是哀嚎,一字一句,虔诚如信徒。在圈内,这支满身是争议的球队曾勾起过旁人无数的爱或憎,但无论当初身处何种立场,人们都难以理解,他们缘何要在这中国街球最鼎盛的岁月,离开这片亲手缔造的街球圣地。
然而,吴悠没有走,独自将自己的命运与东单,以及整个中国街球紧紧相连。一如过往,已近而立之年的他依然过着苦行僧般的训练生活,还在数周前发起了又一场名为“星座圣战”的街头赛事。
从穷困潦倒、无人赏识的困境中一路走来,吴悠说自己从来都不懂后悔。然而,倔强的他也难否认,在生存的压力与时间的侵蚀下,年少时的情怀难免消退,而这也终将成为中国街球表面的繁荣背后难以回避的隐疾。
一腔脆弱的英雄情怀
18年前,吴悠的父母在内蒙古打猎时曾从狼窝里掏回一只狼崽,交到了不过12岁的他手中,一养就是15年。外人面前,吴悠称这只是条狼狗,但狼与人再亲近,也终究不是驯服的动物。“它有自己的原则,不愿懒懒地趴在笼中。一旦逃出了牢笼,怎么用食物引诱也没有用。”回想起那只小狼,吴悠常后悔圈养了它这么多年。他明白,狼不是宠物,而是他心里随时要奔出去的那个自己。
接受采访时,吴悠总会不时强调,从最初爱上篮球的那一刻起,自己就下定了要终生以此为事业的决心,言语间的坚决与狠劲容不得他人半点怀疑。街球场上多的是偏执狂,但偏执出一番名堂的却没有几个。当初与他一同驰骋球场、期待开创大场面的玩伴,如今大多换上了革履西装,过上了普通白领的生活。“他们也许找到了更喜欢的东西,也或许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从最初挑战职业队屡屡被拒,到后来穷困潦倒到口袋里只剩3毛钱,唯有骑着破旧的自行车靠女友的资助度日,在获得“中国街球王”的名号前,吴悠忍受着外人无从知晓的物质贫瘠。其实,即便如今,他的身上依然没有长期的品牌签约,只能依靠筹办比赛或前往全国各地应邀参赛,从赞助商处获得一份仅仅足够温饱的收入。这是他如今唯一的经济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也代表着街球手这一特殊行业的收入上限。
“放眼中国街球圈,我可能是除学生外唯一没有副业的人。”吴悠说自己不在乎物质,但他人却未必有这般洒脱与豪情。在CL战队,除他以外的每个人都要各自为生活而奔波。如何协调训练时间、怎样筹备比赛,篮球以外的问题,吴悠都需独自面对。他说这并非CL解散的原因,却也坦承“单飞”后的生活似乎更轻松一些。
与外界的想象不同,在吴悠的背后并没有所谓专业的运营团队,他与妻子轮流保管着一台工作手机,亲自洽谈每一次合作。在他身上,有着太多与普通人相似的东西,也承载了太多压力与期待。对于吴悠而言,这些精神上的枷锁比物质更可怕。随着采访的深入,他的言语间甚至有了些怨气,“篮球是我终生的爱好,但办比赛只是我一时的兴趣与生存的工具。我不对中国街球负责,也不对任何人负责,没准哪天就不想干了,去街头做个画家。”
诚然,在吴悠皱着眉头痛斥外人们的一厢情愿时,流露出的是与年龄不符的幼稚。然而,即便吴悠已是街球圈内不世出的异类,若将中国街球复兴的希望压在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同样未必高明。这并非是吴悠的决心为外界所高估,而是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将其背后代表的那两种割裂的草根文化相混淆。
两种割裂的草根文化
在吴悠、“兔子”等本土球手成名前,中国少年们的街球梦大多植根于纽约皇后区那片他们从未涉足过的洛克公园,还有那张名为“And1Mixtape”的街球CD。CD中天马行空的杂耍动作令人沉醉,许多人的篮球青春也因此起步。这是街球文化最初进入国内时的模样,是美国街球梦青涩而又狂热的剪影,却随着街球在中国的兴起而渐渐变出了一张全新的面孔。
“在中国,街球有着更大受众与市场,为办比赛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在美国,即便是And1Team这样的顶尖球队,也只能依靠表演赛与赞助为生。”然而,在吴悠看来,在如今这股街球风潮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基层篮球平台与赛事的缺失,“离开校园后,中国的孩子几乎就完全远离了比赛。而在美国,无论水平如何,只要怀揣着热爱,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当街头所指代的从文化转向群体,其本质也就衍生出了截然不同的两面。对于国内街球而言,“草根篮球”或“基层篮球”或许才是更准确的定位。这并不是说曾经那个代表着张扬、自由的街头文化已只是一息尚存。那种狂热的精神依然在吴悠和数量并不庞大的新一代街球手中延续,但如今的中国草根篮球需要的并非是技艺精湛的传奇图腾,而是甘于为之奉献一切的幕后英雄。
这两种彼此间有些割裂的身份,在吴悠的身上有着同样的体现。然而,残酷的事实是,他或许也是仅有的唯一。“爱打球的人很多,会做比赛的却很少。”与赞助商的理念冲突、比赛的创意设计、长达一个月的赛前筹备,这诸多的困难都是吴悠年少时未曾想过的,而他也在失败与学习中不断摸索。不过,即便如他,也未必真正领会其中精髓。吴悠不是商人,他说自己从不愿重复过去,否则也不会在此前“反季节联赛”大获成功的情况下毅然放弃,改而组织如今这场前景并不明朗的“星座圣战”。这份只愿创新的偏执是支撑其不断筹办比赛的内在动力,却也让他屡屡错过将赛事做大的绝佳契机。
在CL的风潮席卷过后,武汉313等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支知名战队也曾沿袭其思路,以“现场选秀+随机组队”的形式尝试筹办比赛。尽管赛事在当地篮球圈内屡有回响,然而赛前大量投入的人力与物资成本却很少能转化为直观的经济效应。在外部资本大量进入或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前,巡回各地组织表演赛依旧是大多数街球战队的不二之选。只是,这样的模式由谁建立,又有谁能让外部资本意识到这片市场的广阔前景与潜力,却依旧是个谜。
在吴悠看来,太多人办赛不过是一味模仿或浅尝辄止,他们的热情很快就会在厌倦后趋于平淡。“办赛并不算难,但需要你的全情投入。”至少吴悠如此认为。然而,当记者向他问起是否已在如今的圈内看到了下一个全情投入的自己时,吴悠却尴尬地摇摇头,眼神略有些呆滞地望向前方。
文汇报记者 谢笑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