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研究表明
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40%
我国的研究表明
50%~80%的育龄期女性
至少有过一次轻度的经前期综合征
其中30%~40%需要治疗
2%~10%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大姨妈前你有木有这样的感觉:
瞅啥啥不顺
哪哪都不舒服
甚至暴躁地想打人
男朋友/老公只能小心翼翼伺候
生活实例1:大姨妈前总是暴躁易怒
从两年前开始,40岁的徐女士发现自己在月经前的一周里会变得烦躁易怒:在家中,常因小事和丈夫吵架,吵完后想不开,默默流泪;上班时,常怀疑同事在背后说自己坏话。不过,这些症状在月经第一天就会消失。近半年,徐女士自觉症状越来越严重,从月经前半个月就开始烦躁易怒,加上最近公司裁员,她感到压力很大,好几次差点和领导吵起来,还出现了头痛、失眠等症状。徐女士以前性格比较温和,面对现在情绪化的自己,她感到很郁闷。
生活实例2:大姨妈前手脚水肿、乳房胀痛
28岁的马女士是一名教师,自3年前开始,她在月经前一周会出现手脚水肿、乳房胀痛,对学生缺乏耐心,经常控制不住地对学生发火。来月经后,上述症状就会消失。去医院检查,除轻微乳腺增生外,没有发现其他异常。马女士知道不能因自己的情绪影响对学生的态度,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她感到很苦恼。
经诊断,徐女士和马女士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经前期综合征。
什么叫经前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女性来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情绪方面的不适症状,与疾病无关,月经结束后会自行恢复正常,但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生活。
经前期综合征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的趋势,常在40岁左右或在围绝经期开始变得严重。
经前期综合征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躯体表现:头痛、下腹痛、乳房胀痛、水肿、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
2、精神表现:情绪不稳定、易怒、感觉无助、容易疲劳、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3、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降低、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等。
大姨妈前的“作”,并非故意而为
经前期综合征的确切病因不明,目前的研究认为,其可能与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等有关。
很多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精神比较紧张,加之来月经前(黄体后期)雌、孕激素撤退引起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 5-羟色胺、阿片肽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和活性,从而影响情绪。
经前期综合征较轻时,女性可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症状严重时,女性难以自控,正常生活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经前期综合征的种种表现,绝不是故意的“作”。
如何改善症状?
调整生活方式
症状不严重的女性,可采取调整生活方式、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改善症状。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避免应激等不良生活事件,调整睡眠习惯等。纠正负面情绪、改善行为模式等认知行为疗法,适用于改善紧张、疼痛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B6,可以减少不适,改善情绪。
药物治疗
症状严重的女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如复方口服避孕药、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抗抑郁药等。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经前综合征的形成与经前血注冲任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治疗应以“虚则补之,实则泄之”为原则,采取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健脾利水、滋肾温肾等不同方法。
撰文:王凌(研究员、博导)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