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探秘——淮阳平粮台遗址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的车辙痕迹,距今至少有42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车辙痕迹,对研究我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今年年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成果交流会上,淮阳平粮台考古队领队、北京大学副教授秦岭公布的成果引发各界关注。
4个多月后,“2019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淮阳平粮台遗址顺利入选。上榜理由惊艳全场——自1979年发掘至今出现三宗“最”:迄今为止中国最早城市、年代最早双轮车辙痕迹、最古老排水系统。不管任选说出哪一项,在考古领域都能称得上是重量级“砝码”。
城址布局图
城址布局方正、中轴对称
平粮台城址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区大连乡大朱庄村西南。经过前期系统考古钻探和数字化记录分析显示,城址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城内长宽各185米,城内使用面积约3.4万平方米;加上城墙宽度,城址占地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如果再包括外侧城壕,长宽大致各310米,整个面积有近10万平方米。
打开平粮台城址的布局发现,城址的南、北、西三面各有一座城门,从位置看基本居中,东城门可能遭晚期遗存破坏无存。城内中轴线位置还有一条南北向干道,两端分别对应南、北城门,垫土为细密的白色细沙土,宽约6至7米。
秦岭提到,根据南城门内外道路和城内中部道路的路面堆积层位可以看出,这条中轴干道从建城之初一直延续使用至龙山时期最晚阶段。
中轴线、排房、城内排水布局
现代人也常说房屋建筑布局“方正、对称”,其实源头就在这里。这座城址布局以南北道路为中轴、规划有序,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布局特征。
经过考古队员大面积揭露,发掘出多排东西向布局的高台式排房。对于这种建筑模式,据资料记载,最初房屋在生土上统一规划建造,一般先垫筑纯净且厚达几十厘米的首层房屋垫土,再以土坯为原料平地起建。
更有特色的是,这些排房前后间距15米左右,室外活动面基本串通相连;每组房屋的门向均朝南,布局规整统一;单排房屋东西延续60余米,接近到中轴线时停止。后期排房逐渐向南北两侧扩展,每排房屋由3至4组多间房组成,所有单间规模均较为一致。
城市排水系统布局完备
继上个世纪在遗址的南城门道路下发现倒“品”字形陶排水管道之后,去年考古队又在城内高台式排房的室外垫土之下,发现了两组东西向铺设的陶排水管道。它们不仅节节套扣、纵连穿过城墙,每组排水管道还有一定坡度,城内高于城外。
研究发现,这里先人为解决城内排水问题,高台排房和道路外缘均分布有纵、横向的排水沟。东西向埋设于长排房北侧室外坡脚,与居住区边缘有意开凿的南北向水沟联通,水沟另一侧即为中轴线道路。
秦岭介绍,城内沟渠或洼地有进水口,城外通过沟渠排向外侧的壕沟,陶排水管和纵横连通的沟渠共同构成目前国内已知年代最早、最为完备的城市排水系统。
龙山时期排房F33(上为南)
南城门附近排水设施
发现年代最早车辙痕迹
不管是古时还是当代,道路在承担城市交通功能同时,也无形中将城市划分为不同区域,起到划分城市功能区的重要职能。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在南城门内的早期道路上,发现了车辙痕迹。经测量,车辙宽0.1至0.15米,深0.12米,最明显的一条长达3.3米。
其中,一组基本平行的车辙间距0.8米,为“双轮车”车辙印迹。该段路向东延伸并转弯向南,连通中轴道路,直通南城门。
人们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发现这些车辙痕迹年代不晚于距今4200年。这很可能是我国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相比,将我国用车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龙山时期玉冠饰残片
龙山时期祭祀黄牛
出土多元文化背景的高等级遗物
不仅如此,作为豫东地区重要的龙山时代区域中心,平粮台城址还出土了一批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重要遗物。
比如,南城门附近第二期道路垫土中发现的玉冠饰残片,形状和加工特征与后石家河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同类器物近似;排房室外堆积中出土了一件可复原的龙山时期陶碗,表面刻画有对称的复杂兽面纹,与长江流域的玉器纹饰在结构和表现方式上颇为接近。
黄牛是龙山时期才进入中原的家畜新品种,在平粮台城址也有大量发现。秦岭说,城内发现了四具完整的用于祭祀的黄牛,牛肩胛骨被用于占卜,牛骨被制作成骨器的现象也很普遍。
“这对于研究起源于西亚地区麦作传统下的黄牛,如何融入中原地区传统的粟黍农业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秦岭说。
更为重要的是,平粮台城址方正规整、中轴对称的特点,无疑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源头,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价值;年代最早、最为完备的陶水管排水系统,也为研究早期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绝佳资料;平粮台城址出土的各类遗存,展现了中原龙山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区域文明间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