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关于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讨论再起。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提出了多项针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建议。其中,关于跨境电商婴配粉的内容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但是,李翠枝的话很快被断章取义。一些网友据此认为,李翠枝的建议意在限制中国消费者购买国外奶粉。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1.建议动了谁的蛋糕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理念改变,消费者将“购物车”拓展到海外,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购买奶粉。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7年,我国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从4万吨增长到29.6万吨,涨幅超过7倍。
据了解,目前很多国外婴配粉还是通过一般贸易进口进入国内。因此,李翠枝的建议并非是“阻碍奶粉进口”,更谈不上限制中国消费者购买国外奶粉。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网络上质疑这一建议的声浪,主要也是来自跨境电商、海外代购等群体。
一直以来,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是基于传统的进口食品交易模式来实施的,按照这一模式,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要通过备案、报关、检验检疫等一系列程序,才能进口到国内进行销售。
但是按照目前跨境电商的相关政策规定,跨境电商奶粉规避了国外工厂需要通过我国认证的要求,规避了严格的配方注册,规避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要求,规避了有关部门的每月抽检,传统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等监管程序无法覆盖不同跨境电商进口食品交易模式的全部监管范畴。
与传统进口食品的口岸检验检疫不同,大量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从口岸直接发往邮局然后到达国内消费者手中。
上述情况加大了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隐患,使食品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假冒伪劣商品与质量安全不合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经由跨境电商销售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球化的产地与采购目的地致使跨境电商产销环节不可控风险指数化增大。涉及国别数量迅猛增加,对应的不同国家食品生产和质量安全标准存在差异,即使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无法明确其风险源头,不能对其及时进行风险治理,使食品安全风险加大。
总结起来,李翠枝提议的出发点其实是“规范市场秩序”和“维护公平机制”。
2.跨境电商奶粉安全隐患多
好奶粉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2016年10月,我国正式推出了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这一奶粉“新政”主要是为了扭转行业存在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等问题。
这意味着每一款婴配粉进入中国市场都必须严格注册,中国的奶粉入市门槛堪称全球最高之一,绕过这一门槛直接进入中国的跨境电商婴配粉,无论真假,其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隐患。
据有关数据统计,仅在奶粉新政实施之后的两三年中,大量的中小品牌和贴牌奶粉淡出市场,终结了国内市场20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的乱象。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由季度检改为“月月抽检,月月公开”后,近年来抽检国产奶粉合格率已经位居全球最高,抽检合格率高达99.5%,这是目前所有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产品。
相比国内销售的奶粉,通过跨境电商或是代购购买的婴配粉,不仅售价便宜,并且能够购买到一些未在中国销售但具有口碑的品牌。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跨境购买方式,真的安全吗?
公开信息显示,近几年跨境电商奶粉问题频现。比如2019年,就有42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因质量问题,登上了国家进口商品的“黑榜”。
对此,李翠枝表示,这些年跨境电商发展很快,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这种特殊食品来说,如果不能严格监管,那就会产生很大的隐患。
事实上,海淘奶粉在具有造假风险的同时,海淘渠道与国内正规渠道进口的奶粉配方上的不同,也成为了海淘奶粉的隐藏风险。
李翠枝表示,“奶粉质量是天大的事,不能有一丝大意,不能出一点问题。我希望从监管方式、监管工具以及产品抽检方面加强监管,从严管理。无论从什么渠道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无论多少钱购买的,产品质量都必须是过关的、安全的,才可以放心给孩子吃”。
她希望能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放心享用自己购买的产品,自己也会持续关注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