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巴尔托洛一角,E?douard Fournier,1876年创作
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男低音的独唱塑造了一个滑稽的场面。音乐教师巴西里奥要为巴尔托洛出一个主意,原因是巴尔托洛怀疑阿尔马维瓦伯爵假扮为青年学生正在追求罗西娜,他便询问巴西里奥怎么办,希望能够把伯爵赶走。这时巴西里奥就演唱了一段非常著名的男低音独唱《谣言像一阵风》。
我们可以从这首独唱曲看出典型罗西尼的“渐强”手法,短小的乐句经过不断的重复、加强直至达到高潮,呈现的是一个荒诞而又夸张,令人发笑的场景。
罗西尼抓住“造谣”这一小事件来进行创作,用音乐解释一件很琐碎而无聊的事情,以夸张的手法使它形成了一个滑稽的喜剧效果,这也是典型的罗西尼式的场景。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上海大剧院资料图,2005年
第一幕的终场是最好玩、最搞笑的音乐闹剧场景,伯爵装扮成醉酒的士兵要留宿在巴尔托洛的家里,巴尔托洛叫来了警察意欲逮捕伯爵,这时伯爵显露出贵族的身份让警察就大吃一惊,接下来的场景叙述了众人尴尬的瞬间。
罗西尼的手法从来不复杂,他以简单的音乐手法描述突如其来的一系列事件转变,效果却十分精彩。喜剧的节奏控制就是突然地加快或放慢,音乐带来的是一种完全通过音乐,尤其是声乐的掌控,来营造喜剧效果。乐队仅仅是一种伴奏,它完全靠声乐线条来完成这般纯粹的意大利式的喜剧。
1828年《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服装设计图,左为费加罗,右为罗西娜,Louis Maleuvre (b. 1785)创作
罗西尼的喜剧天才的魅力和吸引力可以说至今未见衰竭,但在当时他的正歌剧也是非常出名的,特别是20世纪后半以来,他的正歌剧创作中壮阔宏大的场面和大结构的掌控能力也开始得到认可。他的正歌剧的上演率也开始上升,所以大众对罗西尼的评价还在进行中。
从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的角度来看,尤其要指出的是罗西尼在歌剧中稳定了以场景化的大结构为主干的方式。
尽管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两个独立的分曲,但更多的是把几个分曲缠绕在一起构成大结构的结构方式。它的结构是基于分曲模式但又转化了分曲模式,这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非常深远。
比如他的咏叹调和二重唱,他会把宣叙调、第一个速度比较慢的歌唱性的行板速度,跟最后一个快速的卡巴列塔融合在一起,由此咏叹调就成为了复合咏叹调,它由宣叙调、一个慢板的抒情、一个过渡、最后一个快速段组成。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终场也是把很多的不同的速度和情节融合在了一起,这样大块面的结构方式,从而替代了原来的单个分曲而成为了19世纪歌剧的主要结构方式。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