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事儿,我半夜就难受得睡不着觉,睡着也是各种噩梦。”
在父亲的雾化药告罄后,作为女儿的柚子寝食难安。她年过花甲的父亲患有慢阻肺,平时既要做雾化,还要服用口服药。
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父亲的心态也挺乐观。直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原本居家治疗的节奏彻底打乱。
柚子家住湖北武汉市区,由于武汉封城、离汉通道关闭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个时间,别说去医院了,连附近药房都不敢去,再说药房也没有这个药。”她无奈地说。
城里寻药不易,处在相对闭塞的乡村就更困难了。
鼠年春节,迪迪一家三口开车回到远在湖北宜昌三峡库区的老家过年,去的时候专门备了药品——她5岁的儿子患有过敏性哮喘。
平日里,儿子的一声咳嗽,都会令她这个当妈妈的“心头一紧”。回老家过年,迪迪带了足够剂量的药,她估摸着,这些药用到他们返回城里的家应该没有问题。
但疫情来了,老家村子封了,村里人出不去,外人也进不来。眼瞅着儿子的药马上断供,迪迪又是焦虑又是自责。
这两个故事仅仅是一小部分缩影。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亿的慢性病患者,其中仅湖北地区的慢病群体就有近1300万人。多数慢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病情,而这些药物大多数都是处方药。
在过去,这些慢病患者可以去医院或线下药店续方购药,然而在特殊时期,必须要去医院或者药房看病买药的方式不再适合,“无接触”式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就医方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更高效、便捷的选择。
1“您的药,找到了”
“我在湖北,父亲慢阻肺,家里的常备药马上就吃完,药店没货医院不敢去,我要急疯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柚子把父亲的缺药信息发到了阿里的缺药登记平台上。
迪迪也动用一切可能的关系,寻求一切可能的渠道为儿子找药。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孩子哮喘发作,无疑是一种沉痛的折磨。
事实上,随着疫情的深入,通过互联网求医问药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父亲直肠癌晚期,因为疫情无法去医院开药,现在疼痛难忍,我该怎么帮助他?”
“外婆患有糖尿病,村里书记去药店没买到瑞格列奈片,已经断药了,怎么办?急!急!急!”
“有谁知道哪家药店有卖替米沙坦片的吗?我爸爸是糖尿病患者,药已经用完很多天了,有这方面消息的朋友吗?拜托了!”
……
毋庸讳言的是,此次疫情充分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一些短板,“医疗医药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已经是个类似于沉疴一样的长期的矛盾,疫情只是把这一矛盾以一种极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已。”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指出。
电影《我不是药神》剧情中,那些走投无路的患者们,最终等来了程勇——他们眼中的“药神”。
疫情期间,为了减少感染风险,不少患者都选择了新的“药神”——互联网医疗。多项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网上看病买药的搜索量和访问量都大幅提升。
以行业龙头阿里健康为例,联合天猫在疫情期间启动了“放心购药”计划,在北上广深杭等十座城市,最快30分钟就可以收到药。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又联合五十多家合作的药企,推出面向全国的“慢病福利计划”,并利用阿里健康平台的信息资源,一起为全国的慢性病患者找药。
“您的药,找到了!”焦急如焚的柚子在上述平台登记缺药信息后,很快接到了阿里健康客服打来的电话。
“以前只在网上买买买、看电影,没想到这次居然救了命”,她感慨道。
被困在宜昌农村的迪迪,也是偶然在阿里健康平台上做了缺药登记,最终拿到了儿子所需要的治哮喘的药——舒利迭。
“如果再不送药来,第二天(药)就断了,那个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回忆起那段日子,迪迪仍然心有余悸。
“慢病患者的药神!”在报道了类似案例后,一份国内知名杂志如是感慨。
而这,又何尝不是社会各界对于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期许。
2不只是“药神”
事实上,纵观整个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送药”。
针对疫情期间武汉居民就医不便的情况,阿里健康、丁香园、春雨医生等企业先后上线了面向湖北和全国居民的在线免费问医服务,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最近,阿里健康的在线问医服务正式“走出国门”,被中国驻各国使领馆推荐,服务于海外侨胞。
阿里达摩院联合阿里云、阿里健康针对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研发了一套全新的AI诊断技术,可在20秒内对疑似病例的CT影像进行判读,准确率达到 96%,大幅度提升诊断效率,为患者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该技术已接入全国28家合作医院,经受了实践的考验。
杭州2月11日上线支付宝健康码小程序。健康码是综合疫情发病时间规律、员工返程规划和企业复工优先级,根据个人过往14天的居住、出行、生活、健康状况,形成健康码,依照风险等级有序复工、返工,实现既坚持防控到位,又做到生产有序。健康码上线后已为24省超过200个城市提供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支持。
针对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打通难等困境,阿里健康为浙一、天台医院医共体搭建医疗云HIS,实现了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保障浙一之江园区快速投入抗“疫”工作,高效运转。
针对新冠病毒疫苗和新药研发等难题,1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疫情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加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和新药研发。在一项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重症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采用了阿里健康“码上放心”的追溯技术,实现了临床试验用药编盲管理、药物流向及温度全程可追溯,确保临床试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数字健康新基建矩阵悄然成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自此,“新基建”再度最近成为中国经济的热门词汇,已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指出,由于疫情的催化,数字健康在2020年迎来元年,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健康新基建包括哪些方面?纵观此次疫情中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表现,或可大致摹写其轮廓。
——互联网医疗。这是此次疫情中各界最可感的部分,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医院和在线健康咨询,让国内外用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专业的健康服务。
——药品流通网络。即通过互联网,使整个药品流通链路更加清晰可控,从而可实现药品的快速盘货和跨区域调配。此次疫情中针对湖北慢病患者的“缺药登记平台”,以及服务全国数亿慢病患者的“买药不出门”等慢病管理服务,使外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字化的药品流通在医药健康资源调配上的重要价值。
——医疗人工智能。如前文所述,通过新冠肺炎的精准、快速筛查,可以在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助力抗“疫”,提高抗“疫”效率。这是医疗人工智能作为医生助手的最好诠释。
——医疗云HIS。通过HIS的“上云”,可以保证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相关数据的安全互联互通,从而保证了其相互之间的高效协作,真正实现1+1 >2的协同效应。
——个人健康档案。基于互联网技术,一份终身跟随个人的健康档案成为可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判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出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用药建议。
——药品追溯系统。利用这一追溯系统,最大限度保证药品、疫苗在流通全链路的安全性,还可以助力新型疫苗及新药等临床试验研究。
在健康新基建方面,来自于政策层面的“东风”也正在发力。2月份以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连续发文,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
3月2日发布的《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
国元证券认为,2003年非典之后,国家大力投入公共卫生建设,7年间投入百亿元以上的资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显示出公共卫生平台与医疗机构数据互联互通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未来3年-5年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峰。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