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许大家都知道惊蛰是一个节气,但是很少人会了解惊蛰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小编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从语文、历史、地理和物理这些学科的角度对惊蛰开展了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语文
中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华夏先祖对天气变化的心得体验和总结,指导农作和生活。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中华传统习俗的传承。每一个节气,都有与之对应的节气民俗和传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得以体现。
关于惊蛰的诗词:
关于惊蛰的感悟:
惊蛰到来,我们的同学也忍不住拿起笔,记录下这美好的节气啦,下面大家来欣赏欣赏由上海市嘉定一中的李奕霏同学带来的感想——《惊蛰有感》。
庚子二月十一夜,余独行,是夜,天空阔然,薄云月隐,方觉惊蛰将至,复视推文,方觉古人之知天命,而惠无穷也。静而听虫鸣草木之间,微而匿葳蕤中。故事,惊蛰驱虫以艾叶,而春雷亦隆隆然震虫及天地,而万物始苏,春暖而万事复兴。余闻之甚趣,又哀古法未能遗万人之中。节气为吾祖之知也,吾辈承而传之责甚矣。故为一文,志于端。
历史
关于“惊蛰”这个节气的名称,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惊蛰原本叫启蜇,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
后元七年(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也是 西汉的第六代皇帝,因其名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南宋官员、经史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说:“改启为惊,盖避景讳。”在汉朝景帝之前,二十四节气中的“启蛰”是排在“雨水”前面的,改“惊蛰”后,人们又把它同“雨水”调换了位置,同样,“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才形成今天的顺序。
进入唐代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非国语·不藉》中写道:“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但由于不习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地理
惊蛰于公历3月5~6日交节。古人把黄道360度圆周划分成24等份,每等份为一个节气。惊蛰的太阳黄经度为345度。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面辐射逐渐增加,气温升高。由于惊蛰时天气不稳定,空气较湿,有产生雷鸣的条件,即“惊蛰始雷”。惊蛰过后天气升温雨水增多,我国华南长江河谷地区开始播种水稻和玉米。
物理
在这次推送的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次最硬核的部分:惊蛰时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地球相对位置对地球运动的影响。
我们将所有天体视作质点,同一个平面,绕太阳圆周运动,水星位于y轴正半轴,建系。质量与距离原因,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忽略不计。然后我们定义7个变量:地球质量m3、日地距离r3、日水直线倾斜角t1、日金直线倾斜角t2、日地直线倾斜角t3、日木直线倾斜角t5、日土距离倾斜角t6。
经过计算可得地球所受万有引力合力为w(x),方向为arctan[u(x)/v(x)](如图)。其中地球O坐标(a,b),四个行星对地球引力分别为q(x)、r(x)、s(θ)、t(r),y轴方向合力为u(x),x轴方向合力为v(x)。
一鼓轻雷惊蛰后,
细筛微雨落梅天。
悄悄告诉你,
其它节气也很有意思哦!
通过在家自学,
让我们一起来自主探索节气的奥秘吧!
(供稿 |上海学校共青团新媒体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分站)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