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团结服务,忘我奉献,复旦学子们让“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热情似火”的雷锋精神在战“疫”中闪亮!
做一粒雷锋精神的种子!这是复旦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共同的誓言。主动请缨,共同战“疫”,2363名复旦志愿者火速集结,用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篇章。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复旦青年的志愿故事。
战地前沿,阻击一线,是他们在逆风而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穿上那身防护服,他们便是医护前线最勇敢的战士。
一群未来的白衣天使,在疫情中踏上了属于他们的战场,义无反顾。在大大小小的医院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及时的帮助,用坚持的勇气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他们说这是责任,是使命,是微光,但我们知道,医者初心在这里,厚德为人的精神也在这里。
医护志愿者
马晓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生
当山西省孝义市面向广大青年招募抗志愿者之际,马晓雯在第一时间响应报名,希望和奋战在一线的前辈一样,用专业医学知识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她的想法得到了同为医学生的弟弟的赞同,最终二人共赴“战疫”前线。
马晓雯的志愿服务定岗在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医务科,协助医务科开展全院抗击疫情统筹工作,整理医院疫情相关文件、资料及数据。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她却没有丝毫懈怠,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精准、坚实的数据支撑。在志愿服务岗位上,马晓雯每天服务达7个小时以上。
在服务的马晓雯
马晓雯提到,身为青年志愿者,就应该战斗在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况且自己只是尽了绵薄之力,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以个人身躯,筑起“健康结界”,测温,登记,检查,放行,一遍遍的重复,一天天的坚守。
这是一位位道口志愿者日常工作的缩影。
道口三尺地,阻击第一线。面对疫情,志愿者同学们积极参与到重要道口的体温测量、车流引导和秩序维护等相关工作中。无论是高速出入口,还是街道、村落的重点道口,都有着复旦青年的身影。
他们中,有的顶着凛冽寒风于凌晨上岗,有的为了坚守在岗位将全身贴满了暖宝宝。即使寒风肆虐,他们也不愿从岗位上撤下;即使冒着风险,他们还是坚持伸手测温。屈膝登记,弯腰测温,他们带着心中的那份赤诚,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守护身后的家,守护背后的城,守护我们的国。
道口志愿者
陆一歆,新闻学院本科生
陆一歆主动报名成为上海道口防疫志愿者,在高速道口作为防疫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工作,主要包括帮助货车司机填写健康云、测量来往人员体温、协助工作人员与外国友人交流等。作为复新传媒的生活观察员,她还录制了vlog,真实记录防疫工作一线的面貌,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工作岗位上的陆一歆
道口志愿者
陈路路,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
在疫情防控的期间,陈路路作为一名党员加入了由河南省洛阳市团委组织的抗疫社区志愿者队伍。被分配到区县、街道进行防疫服务,在各个关键路口的卡点,对过往的群众进行体温检测登记,个人信息登记等工作。
工作岗位上的陈路路
平凡又伟大,琐碎且不易,他们是“快递员”,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
他们是“守门员”,守护社区百姓的健康。
他们是“救火队员”,为解决社区突发问题随时待命。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各院系的宣传和组织下,各院系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深入自己所在的社区,主动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宣传、社区消毒、社区定点监测、运送生活物资等志愿服务工作。主动请缨,逆行在前,复旦青年牢记“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区,共克时艰。
社区志愿者
陈丁波,微电子学院研究生
陈丁波积极响应村镇领导的号召,志愿加入为村民统一购物、送货等服务活动。他主要的工作是在3天前统计全村一百多户家庭的物资需求,第三天早上7点跟随村干部购买和领取物资,最后在下午5点前按照清单逐一送达各居民家中。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陈丁波感受到更多的是村民们的配合和感谢。
工作中的陈丁波
社区志愿者
何淼,外文学院本科生
抗疫期间,何淼同学积极参与到社区志愿工作之中。他的工作,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马溪社区对社区内居民进行电话访谈,他和其他志愿者需要对着社区居民的名单一个一个拨打过去,询问家中是否有近期从湖北返回的人员,并提醒居民们注意安全,注意防护。
工作中的何淼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主战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基层志愿者。
天南海北,祖国各地,每一处都会有他们,小行担大义,服务送真情。
疫情发生之后,地方基层需要做好掌握居民(村民)的健康状况、排查感染患者、消毒消杀、宣传防疫知识等诸多工作,许多地方基层面临缺少应对疫情人手的问题。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复旦青年们积极主动关心基层需求,挺身而出,协助基层做好防疫工作,为基层防控疫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统计,全校37支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队中共有25名志愿者参与到基层防疫志愿服务中去,他们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所学实际运用到了疫情防控的战斗当中,“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基层志愿者
汪敬普,法学院硕士生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汪敬普在朋友圈号召当地人加入志愿团队时这样写道。
2月8日,他就开始进行志愿活动,成为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必姆镇大西坑村防疫宣传队的一员,和他并肩作战的是同村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老党员们。起初,必姆镇并没有招募志愿者的安排,汪敬普看到他所在县确诊感染人数高达十几个,而农村地区防疫形势严峻,人手短缺,于是主动联系村里面的领导,踊跃投身基层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汪敬普和同村老党员
在关键出入口卡点
汪敬普从同行的老党员身上也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老党员身上能感受到他们在时代中沉淀下来的精神,所展现出来的组织性、纪律性,刻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作为班里的党支部书记,汪敬普身体力行在前、宣传引导在前、服务帮扶在前,使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飘扬。
宣传也是战斗,线上就是战场,我们是线上工作及宣传志愿者。
防疫宣传,传播正能量,线上辅导,向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致敬。
你们在前线保卫我们的国,我们在线上守护你们的家。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首先要做好自我隔离,没有直接参与到防疫一线工作中去的复旦青年们通过网络展开了线上工作和宣传工作。全校约有600位线上工作及宣传志愿者,其中有492位志愿者报名参与复旦大学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辅导志愿队,为身处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子女进行辅导,为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守好“大后方”。还有许多志愿者利用线上平台,宣传防疫知识和防疫典型事迹,特别是新闻学院、基础医学院、法学院和经济学院,涌现了许多战“疫”优秀宣传作品。
各院系推送分布云图
此外,为了解决同学们遇到的学习困难,志愿者们通过微信为同学们提供学习帮助,如数学学院的“数院大神”志愿服务团队和物理学院的“线上物理大神辅导班”。
复旦大学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
线上辅导志愿者
在复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组织下,复旦大学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辅导志愿队已服务超过两周。志愿者中包括392名本科生,71名硕士生,28名博士生,还有一位曾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毕业校友。志愿者学科分布广泛。
彭诗琪,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研究生
用武汉话说,彭诗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伢”,眼看武汉变成疫情“重灾区”,留校的彭诗琪通过远程问候和在线参与“武汉社工社区支持计划”,她用“见屏如面”的方式,持续关心在武汉的亲朋好友们,也以此支援自己的家乡。更特别的是,彭诗琪参加了复旦大学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辅导志愿队,她说:“非常感激白衣天使们逆行前往。你在前方守护我的家,请让我在后方陪伴你的孩子,直到你的凯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个人与时代注定要同呼吸,共命运。行应然之事,承担责任,战胜苦难,是雷锋精神在防疫抗疫中的体现。
从冲在一线的医护志愿者,到在社区、道口站岗登记,维持秩序的基层志愿者,以及那些鼓舞人心、辟谣发声的宣传志愿者们……这就是当代的雷锋,这就是中国的青年。
艰难岁月自从容,我们衷心祝愿:“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
文字:孙宗芹 周紫倩 郭怡冰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