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爱亚洲军事历史的朋友,如果提起“日本大河剧”想必都不会陌生,纵然其与中国的历史剧相比起来由于制作经费的限制而显得小家子气,但依旧阻挡不了其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大河剧除了因群演和场地太少而在场面制作上不如同类国产剧外,其在历史细节的考究上则可称得上是亚洲古装历史剧的范本,无论是从参演者所着的服装、盔甲,还是外部的道具、建筑,都几乎神还原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风貌,让许多得了“观剧洁癖”,看惯了国产剧张冠李戴的小文青们找到了另一种较为舒适的观剧体验。但无论是以平安时代为背景的《平清盛》,还是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真田丸》,贯穿整个日本中古时代,我们似乎全然看不到那个在中世纪纵横欧亚大陆的攻防利器——弩的出现。似乎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印象:日本古代不知“弩”为何物。那么日本古代到底有没有用过“弩”这种兵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弩的拉丁语音译为“克罗斯布”,日语音读为“ど”。确实曾在古代中国由输入日本,但由于史料欠乏,具体的输入年代现在还不明了。《日本书纪》载天武天皇元年(公元673年)的记述里曾提到弩(いしゆみ),所以推定传入时期至少不晚于这个年代。据日本史学家考证,日本曾使用过的弩应该为实战用的轻便短弩。短弩的形制和中国三国时代的弩区别不大,由一个T字型的主机干构成,T字机干由弩臂和弩翼所构成;主干臂长50至80厘米,弩翼与臂的比例约为1:1.2至2.5之间。承弦发射的弩机长约9至15厘米,总重量约3至10公斤。
弩作为一种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使用频繁,如秦军重弩和宋代的三弓床弩。中国古代的弩在历史上也一度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但为什么目前所知日本人很少在战争中使用弩呢?针对这一问题,让我们先回到数百多年前,看看那时的日本的武器使用情况。
在奈良和平安时代,日本确实使用过弩作为武器,在8世纪的朝廷讨伐地方的叛乱中(指的是公元780年的伊治君呰麻呂の乱)被大量装备使用,所以在中古时期日本人也曾有过一段时间集中大量地使用弩作为战场利器,目前有出土的弩的青铜扳机作为证据。在8-9世纪奥州地方也曾发现有地方豪强装备弩讨伐虾夷人的记载(前九年の役中安倍氏在厨川柵的防御战中有使用弩的记录,可参考《吾妻镜》)。弩真正逐步减少适用范围是在10世纪武士阶层兴起之后。
其实在日本中古时代,随着武士阶层的兴起和逐步掌握实权,形成了一整套所谓的武家规范,其中很看重武士个人的战斗力和品行,而弩箭的威力是依托大量弩兵所组成的阵势发挥的,这与武士个人决斗的武德是相悖的,所以随着新武士的日益崛起,弩的使用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关于武士风范,看过日本大河剧《义经》、《葵德川三代》、《真田丸》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武士之间战斗都是讲究明刀明枪互通家门,注重荣誉和效忠主公的,有郎党的称谓(主公的随从,家臣性质)。
除此而外的第三大原因是新武器的登场:特别是中古之后的日本战国时期,从葡萄牙、荷兰等国引入了铁炮(火绳枪)的制造技术,从发射速度和杀伤力来说明显比老旧的弩大得多,因而当时有实力的大名大多装备有大量的铁炮部队。比较著名的有九州岛大名大友宗麟和萨摩岛津义弘的铁炮队,曾威震九州各大名,立下赫赫功劳;武田胜赖在“长筱合战”的失败也与织田信长所部装备大量铁炮和使用木质栅栏阻拦骑兵有关。
正是因为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替代了原有的需要多人合力发射的弩,也减少了维护成本,进一步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进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弩被日本武士抛弃使用也是理所当然的趋势了。
日本在战国时期已经可以自主研发各类口径的铁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