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可以说是在人类历史上,出镜率数一数二的兵器。不过如今,世界上大部分盾牌都早已成为了历史,或是博物馆的展品,但是却有一种全金属材质的小圆盾,如今依旧活跃在兵击的赛场上。那么本期,就让我们来聊聊这种小圆盾,揭秘那小小的身形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兵击中的小圆盾
一说到欧洲中世纪的剑盾,大多数人会想到,应该都是如今的影视剧中常见的一手长剑,一手熨斗盾(Heater shield)的标配造型。
虽然在中世纪有这种搭配倒也算不上错,不过正所谓每个圈子都有自己圈子的文化。像熨斗盾这种,可以用上面的徽章来为骑士自己“刷脸”的盾种,虽然在骑士圈大行其道,但是对于没有头衔而且贫穷的民兵或佣兵来说,这种盾牌就不是那么“合圈”了。
标准的欧洲中世纪骑士套装
而小圆盾(Buckler),依靠它们比熨斗盾更加低廉的价格,因而迅速成为了广大民兵和佣兵,甚至是一些武装修道士的首选草根武器。当然,虽然说是小圆盾,只是因为它们如今主要都是以原型为主,而在历史上,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小圆盾的外形都非常多样,其中除了圆型,还有菱形、波浪形甚至花型的小圆盾。
13世纪晚期手抄本上的小圆盾
波浪形的小圆盾
不过要说小圆盾和其他种类盾牌相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除了因为“一分钱一分货”,而做的小巧的外形外,另一个便是它中间的半球状凸起。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凸起结构到并不是小圆盾所独有,实际上许多中大型圆盾上,也有着类似的结构。而且但就小圆盾而言,我们所熟知的这种款式,其实也只是小圆盾诸多种类中的一种。不过之所以这一结构能让我们如此印象深刻,甚至成为现代兵击中的主流,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种凸起结构对于搏斗时的起到的辅助防御作用。
就如同后来苏联时期坦克的弧形炮塔一样,这种凸起有助于在遭受敌人全力劈砍或刺击时,能够起到很好的卸力作用,从而避免被敌人正面破防。加之小圆盾小巧的体积,敌人的攻击也往往很难只打中平坦的盾面。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小圆盾的结构上,的确凝聚了无产阶级的“生产智慧”,但是在防御面上的硬伤,对于小圆盾的使用者们来说,却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防护面积上的硬伤,几乎就注定了小圆盾无法像其他盾牌那样,只是相对简单的进行被动防御。因此如果不想被对手砍成藏红花,就必须采取更加主动的格挡防御,简单说解释,看到对面一刀砍来,就要主动的去用盾牌格开对方的刀刃。同时刀剑也要承担一定的防御动作,而不能单纯的专职进攻。
当然,小圆盾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用法,比如说将小圆盾紧靠剑柄,一方面提供对中线的防御,同时也充当后来护手的作用。不过小圆盾倒也不只是光能作为防御武具,如果想要怒莽一波,也可以那直接近身,然后用手中的小圆盾上的凸起,与敌人的脑袋来一场“亲密接触”。
最后可能有人要好奇了,为什么今天小圆盾,在今天能成为兵击中最为常见的盾牌呢?
小圆盾之所以生命力旺盛,首先是它虽然并没有许多骑士盾那样声名显赫,但是却足够大众化。除了西欧外,与小圆盾大小类似的盾牌,在中东、高加索乃至印度地区都非常常见,因此在欧洲的兵击文化兴起后,各个地区使用小盾的传统兵击术便很快与欧式小圆盾合流。这不仅丰富了剑/刀盾兵击的战术战法,同时也让小圆盾有了大量的群众基础。
中东武术中的小盾
除此之外,小圆盾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更加主动的防御,因此也让小圆盾的竞技性更强,也因此就更符合偏向于竞技的现代兵击要求。而小圆盾的故事,也将就此,走向一个新的传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