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干竞选到求职面试到相亲联谊,我们默默地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介绍中成长起来。
每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总要通过自我介绍来让身边的人认识自己,建立起新的交际圈。
但是你真的会自我介绍吗?
背了很多模板,别人依旧不能认识你;看了很多自我介绍的指南,面试的得分依然很低。在外貌之后,自我介绍可能是给对方树立起自我介绍的最重要环节。
你说什么,要怎么说,都能让人看到你的思路、想法。
网上有许多自我介绍的模板和指南,但你有没有想过,经济学原理也可以用在自我介绍中,并且帮你在交流的过程中扭转局势。
阿信今天为大家推荐师北宸的新书《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书里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自我介绍时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的互动,从写作的角度提高表达技巧,帮助你在自我介绍中反转被动局势。
下文内容节选自节选自《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作者:师北宸
需要自我介绍的场合非常多,但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经常陷入一些误区。
下文总结了三个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一份自我介绍打天下。一个即将成为你的合作伙伴的人和一个朋友希望了解的你的信息必然不同。用同一个自我介绍这种方式显然不合适。
第二个误区,高度概括型自我介绍。什么叫高度概括型自我介绍?就是你把个人履历做成一个浓缩摘要。举个例子:
"大家好,我是师北宸,湖南人,电子商务和法学双学位,大学毕业之后我在译言网工作,再之后从事媒体工作,也做过公关工作,现在是“一把钥匙”创始人。"
你是不是已经不想听下去了?这种听过之后也记不住的自我介绍,就是高度概括型自我介绍。
第三个误区,个人抒发太多。我有一个朋友是漫威的资深粉丝,在漫威的所有超级英雄里,他最喜欢美国队长。如果你在电梯里碰到他,他就会一脸花痴相,跟你滔滔不绝地聊他觉得美国队长如何如何帅,而你很可能完全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这种情况就属于个人抒发太多。每个人在表达时都有特定的语境,也就是文化背景及其所传递出来的氛围和默契。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喜欢漫威的人很容易认可这种表达方式;可如果交谈对象是没看过漫威电影的人,可能就很难理解他在表达些什么。在了解了自我介绍的三个常见误区之后,我来给你讲一讲什么是好的自我介绍。
刘楠在《奇葩大会》。图:网络
在第四季《奇葩大会》里,有一位参赛选手叫刘楠。刘楠是一家创业公司“蜜芽宝贝”的创始人,在谈到自己如何获得徐小平老师的投资的时候,她说她精心编写过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是这样的:
"徐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北大的毕业生,但现在我在开淘宝店。我的销售额已经有3000万了,可是我非常不快乐,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我是一个陷入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这条短信非常有意思,我逐句解读一下。
我是北大毕业生
——高学历的精英
但现在在开淘宝店
——咦,北大毕业生为啥去开淘宝店?混得不行吗?(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之类的故事)
我的销售额已经有3000万了
——又来了一个反转,虽然开淘宝,但是赚得不少啊
但我非常不快乐
——继续反转,我很能赚钱,但是我不快乐
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我是一个陷入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徐小平老师多年来一直是青年导师的形象,他也一直乐于为优秀的年轻人解答疑惑
发出短信两分钟之后,刘楠就接到了徐小平老师的电话。很快徐老师成了刘楠的投资人,而蜜芽宝贝目前也成了一家估值过百亿的企业。
所以你看,这条短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个小小的案例,能让我们看到自我介绍的威力,也让我们看出自我介绍的核心目的:通过自我介绍,和别人建立人际供求关系。什么叫人际供求关系?我把它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情绪供求,第二是物质供求。
所谓的情绪供求,就是每个人倾诉的需求和需要陪伴的需求。比如谈恋爱时,你希望对方能陪伴你、倾听你,能喜欢你的爱好。同时你也应该为对方提供陪伴,倾听对方想让你倾听的事,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就是互相提供情绪价值。所谓物质供求也很好理解。你去找一份工作,提供你的个人能力,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公司拿薪酬和奖金作为回馈,这种情况属于物质供求。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经济学对供求关系的讨论主要是物质供求,而情绪供求则更多来自心理学研究。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单独谈论任何一个侧面,都无法完整地反映人际关系。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将情绪供求与物质供求都放进来探讨。
如果说人际供求关系分为情绪供求和物质供求,接下来你可能会好奇,我们应该如何提供人际供求呢?我认为有三大步骤,分别是引起兴趣、激发需求和调整位置。所谓的引起兴趣,就是你首先要通过自我介绍,来让别人关注你甚至喜欢你。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90后占星师姜熊猫,她的自我介绍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作为一个理科男,我对她的职业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占星师怎么能知道前任的所有事情?我其实不是个八卦的人,但听完这个自我介绍之后,就觉得这个人特别有趣。
当然,光引起兴趣是不足够的。引起对方的兴趣之后,你要激发他的需求。我有一位朋友何老师,他是一名演讲教练,同时也是TED的策划人。有一次,一家中型企业想请他做高管培训。谈过之后,这家公司非常相信何老师的业务能力,但是也有一个隐隐的担忧——何老师虽然非常知名,却是一个90后,而他们的高管团队成员都是70后和80后,年轻的何老师可能把控不住场面。几天之后,何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刚给华为的高管做了演讲培训,反响不错,对方说下周还想请他过去。没过多久,这家中型企业的CEO就在何老师朋友圈里留言:“何老师,我们正式决定邀请您为我们的高管团队做一次培训,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时间?”何老师告诉我说,他发这一条朋友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实力。给华为高管做过培训的教练,一定有能力给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当教练。他很聪明地通过一条朋友圈状态激发了一家中型企业的需求,并且成功地拿下了几万元的单子。
激发需求之后的第三步,就是要调整位置。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我介绍可以达到调整人际关系位置的目的。在自我介绍之前,你的位置往往比对方低,而在这之后,你可以让你的位置和对方旗鼓相当,甚至超过对方。我曾经看过一个经典的故事——如何吸引比尔·盖茨的注意。有些人会说:“我是一个土豪,买1万套微软办公系统,比尔·盖茨就会注意到我。”其实,比尔·盖茨高居福布斯富豪榜,你给他送钱,反而是用你的弱势打他的强势。相比之下,如果你能提供中国三四线城市青年的文化消费趋势和消费观,反而更有可能打动比尔·盖茨。
因为了解了中国三四线城市青年人的文化生活之后,他对中国市场就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一点是他缺乏的,而这个很有可能是你所具备的。
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和比尔·盖茨之间的位置。所以你会发现,人际供求这三大步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你要先引起对方的兴趣,再去激发对方的需求,最后调整位置,逐渐达到成交的目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