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早搏?
早搏是指心脏的异位起搏点的提早跳动,正是因为提早跳了一下,所有之后会有一个代偿间歇,“等一等”才接着心跳,因此常有心脏“停了一下”的感觉,这样的情况可能偶发或者频发。
严重吗?所有早搏都要治疗?
不一定。
治疗早搏目的很明确,有两个主要的我跟你说说:
一: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有些早搏病人有很严重的不适感、胸闷、心悸、失眠,影响正常生活,这种早搏需要治疗。
二:防治猝死,保护病人生命。
别着急,先听我说完。
有些病人心功能差,心脏扩大,早搏成对、一串串出现,这些早搏可能诱发心跳骤停,导致病人出现意外,这些早搏需要治疗。
除此之外,如果早搏少、症状轻又是无危害的良性早搏,完全可以不治疗。
如何诊断早搏?早搏的诊断必须依靠心电图。
如果自己感觉心跳不齐,怀疑出现了早搏,则必须到医院里做常规心电图。不过心电图是即时的,也就是看你当下这分钟的心跳情况。有些人那会儿正好没发早搏,那可能无法抓到。
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将电极片贴在胸前,一个小小的仪器,挂在身上,跟踪你24小时内每一次心跳的情况,不用住院,也不影响生活。不仅可以识别到底是哪种早搏(房早/室早),还可以看24小时里到底有几个早搏。
室性早搏的症状和数量是相分离的。有的人症状很重,但是24小时跟踪下来,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有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去医院检査却发现上万次的室性早搏。因此,不能依靠症状来确定室性早搏是不是要紧,还是得做检查。
医学上,将超过总心率的1%以上的早搏,称为“频发室性早搏”或者“频发房早”。一天有86400秒,正常人一天通常有8万~10万次的心跳,所以,一般来讲,将720~800次/24小时以上的早搏,就称为“频发的早搏”,小于720次24小时,则称为”偶发早搏”。
早搏有生命危险吗?
大部分有早搏的人,没有器质性心脏病,通常没什么生命危险,如果数量不是特别多,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如果心悸等症状重,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
不过有一种人要引起高度重视: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
举个例子:
急性心肌缺血后的24小时内,频发的室性早搏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尤其是当出现频发、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等情况时。
慢性心脏缺血、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并发室性早搏,也可能有危险,尤其是当心脏射血能力明显减弱时,猝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当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35%时出现室性早搏后,就需要积极治疗。
另外,缺血、缺氧、麻醉等情况下会影响心肌功能,从而诱发室性早搏。在应用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或是接触刺激性饮料、精神紧张时也可能诱发室性早搏。
得了早搏需要终身服药吗?
不需要。
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又是高危心脏病患者,早搏需要终生服药,当然专科医生会提供评估。如果危险程度不高、症状已经好转,早搏可以停药,有症状时再服药,采用间断用药的方法来控制。
听说早搏可以介入治疗?
室性早搏也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来治疗。一般来讲,当24小时室性早搏的数量超过总心率的10%以上,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无法停药,室性早搏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
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手术的过程是在Ⅹ射线的透视下,通过穿刺股动脉或者股静脉,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通过电生理仪先反复确定引起早搏的心脏内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一定的高温,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病变组织干燥坏死,变成瘢痕,达到治疗目的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体表只有穿刺的伤口,不开刀,不缝针,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介入术后需要知道的事儿
伤口是在腹股沟(就是大腿根这儿)的一个穿刺点。术后穿刺的伤口需要压迫止血,因此大腿需要制动,具体的制动时间会由医生护士术后告知。术后当天可能出现轻微心前区不适感,一般不剧烈。如果出现胸痛,或者呼吸困难,需要立即通知医生。
一般1~2天后就可以出院。出院以后的2周内,穿刺一侧的大腿不能过度用力或者剧烈运动。如果在活动以后,突然出现伤口周围局部肿胀和疼痛,需要立即返回医院。出院后服用30天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预防血栓形成。
出院后能正常上班吗?
若不是重体力劳动,可以上班,但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能熬夜、过度疲劳、情绪剧烈波动,注意劳逸结合。很多室性早搏的发生,本身就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因此,在出院以后的半年内,要尤其注意。术后一周无殊就可以恢复以往的活动量,不必过于担心。
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一次 Holter检查。如果在早期内早搏仍然存在,也不必过度焦虑,有部分患者等到心脏内的手术伤口继续恢复,会进一步减少。少部分患者,手术以后早搏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次数仍然很多,这时就需要回医院复诊。是否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