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歌舞团舞剧《仓央嘉措》讲述了民歌诗人仓央嘉措的人生传奇。舞剧中,包含了多彩的藏族舞蹈、优美的藏族音乐和独特的民族场面。祖忠人摄
■本报记者 徐璐明
“舞蹈艺术是不是只是精致好看的‘花瓶’?我们的舞蹈艺术是否可以揭示人性当中最深刻的东西? 其中的终极问题是,作为创作者,如何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舞蹈高峰论坛”上,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的提问,颇为尖锐。
近年来,中国舞蹈界收获颇丰。据统计,自2014年至2017年的4年间,国家艺术基金共资助舞剧创作近70部,2017年有13部。其中《青衣》《朱鹮》《仓央嘉措》《花木兰》等引人注目的优秀之作,无不取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赢。然而,舞蹈创作中“个人化倾向”严重、舞美华丽思想浅白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专家们呼吁,青年一代舞蹈编导尤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打开更广阔的视野,直面更活泼热火的现实。
观众的审美需求倒逼舞蹈创作
在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看来,近年来一批有追求的院团和有抱负的编导踏踏实实地交出了一批好作品。成绩之外,人们更关心的是中国舞蹈发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突破和守望。
于平认为,以 《青衣》《仓央嘉措》等上述作品为例,优秀作品极少有雷同化现象———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各不相同,舞剧编导们的思考也各具匠心。有通过典型化的人生去赞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通过地域文化名人去传承厚德载物的民族气质;有通过历史的、传统的故事去深度地反思人性;还有直面当代问题的题材。
佳作涌现的背后,编导们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上海歌舞团创排的舞剧《朱鹮》已经演出200场,但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朱鹮》每到一处,几乎都一票难求,说明我们的观众对艺术的渴望和需求非常强烈。”观众的需求越强烈,创作者背上的担子就更沉重。时代在不断进步,华丽的舞美、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手段,解不了“舞蹈的渴”……当下观众对舞蹈的审美需求“水涨船高”,是摆在创作者面前切切实实的挑战。
个性永远只能是起点
生活在崛起中的大国,舞蹈艺术如何表现伟大的时代,是许多舞蹈人的共同目标。然而,要让中国舞蹈“发声”,直至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话语权”,创作者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创作作品?“情感宣泄、固步自封”,肯定是走不通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长期从事中西方舞蹈艺术的比较、分析工作。他指出:“有些编导太注重宣泄个人情绪,号称现代舞就应该是看不懂的。这思路大错特错。”个性永远只是起点。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从艺术家本身的体验出发,但最终共性才是终点。在欧建平看来,有的舞剧,“文本”写得非常漂亮,却没有“舞本”,缺乏成体系、能引起观众共鸣的“舞”———作品没人响应、无人理解,近于精美的“花瓶”,严格意义上已经接近创作中的“艺术废品”。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艺术长青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才是一条艺术长青之路。
冯双白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带领一群年轻编导到西藏采风。赶路途中,突然看到车窗外,一群藏族妇女正盛装走在路上。原来那天正巧是藏族人民一个颇为重要的节日———望果节。他们立即改变行程,决定深入当地农村,车辆颠簸着来到山区里,一幅活泼的生活画卷五彩斑斓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藏族妇女盛装打扮,背上背着经书,经书上方,还插着一束新鲜采摘的青稞。”年轻的编导跟着村民走入田间地头,亲手触摸了青稞的芒尖,鼻子闻到了青稞的香味。离开西藏之后,编导们创排了群舞《青稞》。这支“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舞蹈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热烈共鸣,亦收获了专家的好评。
“中国的舞蹈创作,根要扎在艺术的生发地,充分接收它的养分,否则,双脚离开地面,飘在空中,或一味借鉴甚至模仿外国,永远创作不出好作品。必须真正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接地气、具有中国气质的优秀作品。”冯双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