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2017秋季拍卖会上,齐白石巨制《山水十二屏》在历经70余次竞价后,最终锁定在9.3亿元,创中国最贵艺术品世界纪录。(资料图片)
范昕
“每家美术馆都需要属于自己的‘蒙娜丽莎’。”这是美术界一句形象的比喻,说的是美术机构需要一定的高价值展品来证明自身价值,作为吸引参观人次的保证。不过,对于眼下一些拥有企业背景的美术馆而言,问题恰恰出在拥有了 自己的“蒙娜丽莎”之后。
三家分别具有房地产商、电商和影视娱乐业企业背景的美术馆和艺术馆不久前在国内先后开馆,引发业界关注。其中的“镇馆之宝”汇聚了黄胄、齐白石、梵高、毕加索等的近年拍场上成交价上亿元的“明星拍品”。有人评价,论空间之气派,阵容之豪华,这些场馆个个令人惊艳。然而馆内兜上一圈,却难免让人犯嘀咕,他们的展览怎么越看越像拍卖预展?
言下之意有两层,一是展品多为近年来拍卖市场受到资本热捧的那些“熟面孔”,二是展品庞杂,拎不出主线亦无逻辑关联可言。事实上,这正是近年来蓬勃兴建的民营美术馆所呈现的典型面相———频频“撞脸”、贪大求全。类似的美术馆我们真的需要如此之多吗?
当下已进入企业收藏时代,回望近年来的拍卖市场,多少重磅拍品最终被企业收入囊中,并且是以不差钱的“天价”。没过多久,人们便瞧见这些拍品摇身变成企业新建美术馆里的镇馆之宝。且看新近开馆的这三家美术馆里牵引人们最多目光的展品:地产商企业背景的美术馆中拥有黄胄 《欢腾的草原》、齐白石 《咫尺天涯山水册》、吴湖帆 《万松金阙》,哪件不曾创造过轰动一时的“新闻效应”? 新开馆的有影视娱乐业企业背景的美术馆“野心”似乎更大,这里的收藏不仅连通古今,还欲横贯东西,如以3.77亿元购得的梵高 《雏菊与罂粟花》,以1.85亿元购得毕加索 《盘发髻女子坐像》 等,都成为其展品。
拥有企业坐镇的民营美术馆大多不差钱,为了几件像样的“镇馆之宝”不惜一掷千金;但是,拼到了“镇馆之宝”之后,有多少美术馆想过后续发展的漫漫长路?
有业内专家直言,特色缺失是民营美术馆的普遍问题。越建越大,越来越“豪”不能解决美术馆的艺术特色问题。还有学者认为,民营美术馆在当下的特色发展应该优于公立的美术馆,可以作为公立美术馆的补充,充分发挥不同的审美理解和艺术追求。一定数量小而精的特色美术馆,对于城市而言就像是人们身边的艺术“色阶”,正是通过差异和梯度拓展了生活中的审美维度。
美术馆切忌定位同质化。每一家美术馆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文化土壤、学术目标等决定自身的形态。各式各样的美术馆所带来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更能让观众感到欣喜。更重要的是,美术馆从物理存在中跳出来,与大众和城市建立起艺术和美学的深层的连接,才是美术馆发展的关键。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艺术馆,长期专注于收藏从巴比松派到印象派的法国绘画作品,数量虽不多,但其藏品之精,令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型美术馆也望尘莫及。日本箱根有座雕刻之森美术馆,凭借丰富的户外雕塑收藏形成鲜明特色,且以雕塑公园的方式让立体作品融入环境,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作品与大自然组成的森林之中。这些,不正是国内很多民营美术馆可资借鉴的范本吗?
豪资争掐拍场“尖货”
■本报记者 范昕
一夜诞生5件“亿元拍品”。前晚举办的北京保利2017秋季拍卖会上,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 在历经70余次竞价后,最终锁定在9.3亿元,创中国最贵艺术品世界纪录;吴昌硕 《花卉十二屏》 以2.093亿元成交,刷新吴昌硕作品最高拍卖纪录;赵孟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拍出1.9亿元;李可染 《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1.7825亿元成功易主;另有一件在世艺术家的水墨作品狂飙出2.4亿元。尽管拍卖场上的买家身份时常是个迷,但已有两件“亿元拍品”的买家被迅速爆出是企业兴办的艺术馆。
最近一两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回暖”,甚至可谓再度“高烧”。业内人士分析,这与企业大手笔资金强势抢滩艺术领域不无关联。企业收藏正成为艺术品市场最大推手,并且每每出手,掐的都是“尖货”,件件堪称“镇馆之宝”。且说此次几件“亿元拍品”:创纪录的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 画的是齐白石不多见的山水题材,有着齐白石风格转型时期的独特痕迹,同时也是目前社会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山水十二条屏;吴昌硕 《花卉十二屏》,则是吴昌硕存世最巨型的绘画作品,也堪称他金石、诗、书、画通融的代表之作;赵孟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算得上赵孟頫临习二王的登峰之作;李可染 《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中的“韶山”主题在李可染创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画中仅人物就画了多达数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