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童薇菁) 针对低龄儿童市场的舞台作品爆棚,5岁之前都能细分出几个阶段,却严重缺乏十四五岁及以上的青少年校园题材的舞台作品,发展极为不均衡。昨天,第11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论坛上,专家们在为国内儿童剧创作把脉之时,指出了这一领域亟待创作补白。
近年来,儿童剧已成为演出市场最热门的剧种之一,演出前景广阔,但也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创作弱智化、演剧成人化、制作粗糙、审美低俗等问题,对整体创作环境构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让青少年儿童看些好的舞台剧,第11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20部作品,从9月28日起至11月30日陆续走进上海全市16个区,为60万小观众献上800余场演出。
“我们创作的,是不是孩子们爱看的?”为期近两个月的展演刚刚过去一半,创作论坛昨日在沪举行。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率先提问。她认为,只有“大人”审美空间成长了,才能带给“小孩”更多好的戏;只有不回避市场对儿童剧的“看法”,才能在创作理念上找到突破。上海现代人剧社社长张余认为,“儿童”剧不少,但缺少“青少年题材”。一方面是市场对儿童剧的概念和定位依然模糊,另一方面,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广泛的认知。很多孩子一上初中,就要面对繁重的课业生活,难有时间走进剧场,创作者们对这一人群也缺少足够的了解和重视。其结果就是低龄市场儿童剧可以细分到1-3岁,3-5岁,4-6岁,却严重缺乏十四五岁及以上的青少年校园题材的舞台作品,发展极为不均衡。
“儿童剧创作不仅面对海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也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影响。”戏剧评论家戴平说,“某种程度上说,是在和电子产品、网络世界抢夺小观众。”
剧场,应是孩子们最好的智力启蒙和艺术启蒙的殿堂。学者们认为,儿童剧要“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创作符合每个年龄段孩子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的作品,让他们愿意坐在剧场里,这其中少不了扎扎实实的舞台创作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动辄几百万元的大制作,并不是感动孩子的“充分必要条件”。中福会儿艺编剧杜村认为,目前阶段的创作,还是缺乏用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的能力,以及“小中见大、化繁为简”的智慧,这一点,应该向优秀的海外作品取经。
今年有60余台儿童剧踊跃申报展演,一些变化令人欣慰。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大型儿童剧《大顺子吼歌》 是展演剧目之一,由国家一级编剧欧阳逸冰编创,多次获得“文华奖”的胡宗琪执导,该剧聚焦乡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充满人文关怀。越来越多“非儿童剧”领域的剧作家、导演和优秀的舞台工作者开始为儿童剧“把脉”,一批剧本基础较好的儿童剧目从中涌现。同时,随着高科技在舞台上的运用日趋成熟,生动多变的多媒体特效打开了丰富的想象世界,增添了舞美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