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下旬,一个名为NIKOEDWARDS的6人新青年艺术团队,计划将气球放飞进太空,并利用GPS进行追踪,拍摄地球。这个创意在向某互联网公司兜售时据称遭后者剽窃。不久前该团队发出了一封“少年不可欺”的公开信,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热烈围观。
话说回来,把气球放飞进太空(严格意义上谈不上是太空,只是高空气球,距离地面10公里上下)这种事,的确不是这个团队的首创,即便不说全球只说亚洲,这个团队也不是第一个。但“太空”两个字实在过于炫目,近期又有太多的科幻大片,比如《星际穿越》造成该事件围观者甚众,丝毫不稀奇。
想象中,太空依然离我们很远,似乎是科幻片里的东西。但这次随“对话最伟大的大脑”游学团访问美国,让我见识到:太空,其实,离我们很近了。
游学团从洛杉矶出发,驱车进入一片荒漠,到达了一个名为XCORAeroSpace的公司。这家私人公司从1999年开始就在研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一般而言,火箭发动机只能使用一次,但这家公司决定要制造出熄火后依然可以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想象一下汽车行业就知道,如果发动机只能使用一次,汽车一定不会成为大规模普及使用的设备。
2001年,这家公司试飞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款火箭动力飞机,2005年又捣鼓出活塞泵火箭飞机。明年他们要试飞命名为“山猫”的火箭飞船,一旦成功,就可以开拓“太空旅行”业务:将普通人送上亚轨道进行太空观光。这项业务现已预售出价格为每张10万美元,共300张门票,其中有34名中国人,XCOR的创始人在我的询问下,透露了这34名中国人中有来自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家。
XCOR从事的是太空产业中的一个细分行当:运载工具制造。它不是唯一一个,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公司是维珍。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也即将试飞,这个飞船的运载能力比只能搭载一名观光客的“山猫”强:它能搭载六名消费者,不过票价则高达每人25万美元。
XCOR刚刚获得了来自海银资本的投资,游学团里,恰恰就有海银资本的投资人王煜全。他对太空产业非常有兴趣,我拉着他聊了一个多小时,大致了解了整个太空产业在美国发展的态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大概在十余年前就放开了太空产业的准入,因为它意识到光靠自己,科研进程相当缓慢。产业开放后,不少私人资本涌入,美国太空行当,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
运载工具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太空舱”。一位开连锁酒店发了财的美国富豪,动念想把酒店开到太空上去。于是他设立了公司来捣鼓太空舱研制。借助与运载工具企业的合作,太空舱被送上太空后,与既有的空间站对接,就可以开门营业了。王煜全不无遗憾地告诉我,这个富豪不是很缺钱,像他这种纯风险投资基金,富豪未必愿意合作。
登月也是一门生意,有钢铁侠原型之称发明了特斯拉汽车的埃隆·马斯克就在这个方向上用力。他的SpaceX公司研制的“龙”太空舱于2012年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是当时轰动全球的大新闻:掌握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家: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埃隆·马斯克。但王煜全认为,埃隆·马斯克真正的目的是致力于登月或者登上其它星球,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星际移民。
太空货代或运输,也是一种可行的商业模式。这类公司并不研发飞行器或太空舱,他们做的是销售代理。荷兰有一家公司就在运作这件事,XCOR的300张票子,几乎都是它代理销售的。有的公司则操作类似我国长征火箭的货运代理,客户都是专门研制卫星的公司。
卫星这个行当是整个太空产业中最为兴盛的一脉,仅美国就有十几家卫星公司。卫星现在已经进入到纳米卫星这个阶段:也就是重量极轻的微型卫星。中国曾于2010年发射成功过两颗小于1千克的“皮星”,也属于微型卫星。
微型卫星的好处在于重量轻,曾有卫星公司动用一枚火箭一次性发射了28颗卫星。理论上讲,低轨道上部署100颗卫星,就可以形成一张对整个地球表面进行实时监控的“卫星网络”。微型卫星的寿命不长,只有两到三年,坠到大气层中便烧毁,既不会形成太空垃圾,也不会坠落到地面上。
摩托罗拉曾经有过一个野心勃勃的“铱星计划”,目标正是想部署100颗卫星。但那是一个大型卫星的时代,一枚火箭只能推送一颗卫星上天,成本极其巨大,“铱星计划”后来夭折。但到了今天的微型卫星时代,操作性已经大幅提高。
卫星网络所能达成的地面实时监控,是能完成数据的双向传播的——这一点与所谓的GPS定位并不相同。GPS定位只能让设备持有者知道自己的设备在哪里,而不能知道其他设备在哪里。正是因为这一点,卫星网络对谷歌的无人汽车很有帮助——它能帮助无人驾驶汽车判断周遭事物的状态。谷歌在今年6月,以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一家名为SkyBox的卫星公司——这家公司是四个学生在参加谷歌2007年LunarX Prize后催生出来的。
太空服,这门生意也出现了。还有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民/商用宇航员培训的,就像开飞机一样,民用飞机的驾驶员,和军用飞机的驾驶员完全是两回事。未来的太空产业,需要大量的宇航员,而当下这些人,大多是军方人士。
太空产业还有很多可想象的地方,比如在太空中进行“药物提纯”、“矿物冶炼”,这些工作在太空中的效果比在地球上好得多。在太空中种植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还有人在琢磨如何发射吸收太阳能的膜到太空中展开,形成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给地球上的设施供电。有理由相信,在太空产业起步之后,地球上的产业会出现一波迁徙潮:利用运输工具和空间站,将产业搬到太空中,比如前述的药品、矿产行业。也许到那一天,会出现“太空思维”、“太空+”这样的词吧。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来了:政府不管吗?比如说天上飞着一堆卫星在实时监控地面,当地政府会怎么想?王煜全的看法是:想管也管不了。太空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领空、领土,基本上就是谁领先谁说了算。美国动用私人资本力量来获取太空竞赛中的先机,是值得思考的。私人资本会追求效率和速度,这一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早就明白了。
总体上,美国的太空产业并不是一个行当接一个行当展开的,而是多个行当齐头并进,等到未来的某一天,这些行当会由于各自的成熟忽然就拼出了整个太空产业——这是非常典型的市场驱动的特点。至于这个未来的某一天在何时,王煜全认为,10年至20年就够了。
如果真是这样,我这辈子,或许也能亲临太空时代。
文/魏武挥(作者系学者、新媒体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