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昨天,青年歌手姚贝娜过世后未满24小时,各种杂音喧嚣尘上。除了喟叹33岁的生命脆弱,赞美歌手最后捐献角膜的善举,网络舆论纠缠更多的却是当事记者的采访底线。经由网络自媒体发酵,本该静默的致哀,演变成一场关于新闻伦理的乱战。
对新闻的索取,度该如何把控?为什么一场看起来与社会公众利益并无甚关联的明星之殇能掀起如是轩然大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涛甫教授认为:“新闻的获得必须遵从一定的法与度。但在这件事上,娱乐至死的时代,‘眼球新闻’的关注度大大超过‘大脑新闻’,这更值得反省。在这种小时代的语境下,愈是刺激、冲突、反常、非主流的信息,愈能吸引大众视线,这是媒体的立场偏颇、责任缺失。”
逝者尊严,不容侵犯
姚贝娜事件的争论源头起于娱乐爆料人“娱乐圈揭秘”的一条微博。其中,他晒出一位媒体人的文章,称16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有媒体的记者伪装成医生助理进入太平间拍摄。随后,姚贝娜的经纪人博宁也更新两条微博,指责涉事媒体。但直到发稿时,该媒体也没有做出任何官方回应,姚贝娜生前所在的华谊音乐也仅在官方微博中发布声明,表示“正在收集各种相关证据和资料”。
那份“揭秘”是否属实或者另有隐情,尚未水落石出,但网络舆论却炸开了锅。攻击者说,“记者在焦急地等待姚贝娜死去的消息”,如此做法打扰了家属的清净,侵犯了逝者的尊严,违背了新闻伦理。对此,张涛甫教授认为需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隐匿身份进入太平间拍摄的传言属实,那是新闻人跨越法与度的耻辱。但对于另外一些在病房外等候消息的记者,只要不影响正常医疗与家属权益,新闻在现场并无不可。”
在新闻的维度中,记者是距离这个时代最近的观察者、记录人,循着线索现场采访是职责在身、客观所需。但新闻无罪的同时,索取必须有道、有度。
娱乐至死,媒体失职
其实,相比姚贝娜事件引发的新闻伦理论战,专家们认为,硝烟的升起过程更叫人深思。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徐兆寿发出了与张涛甫同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位青年歌手的过世会引发民众异乎寻常的关注?”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社会对一位歌手逝世的过度聚焦,是否成为了个别媒体不择手段的推手?
如果从新闻伦理的角度看,姚贝娜事件并非孤本。张涛甫希望讨论中的人都仔细想想,“为什么占据‘眼球’头条的是一位网络歌手,而不是其他于社会有益、与公众休戚相关的话题?”美国人尼尔·波兹曼早在上世纪末写下“娱乐至死”:“随着媒介的进步,大量图片和视频、各种花边新闻、各色轶闻怪事刺激大众时,我们也许未曾想过,娱乐化的世界带来欢愉之后,社会将变成怎样的浮躁与虚无。”如今,当姚贝娜以非同寻常的热度覆盖公众视线时,有专家尖锐地指出:这是文明的退化,媒体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