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年的经济走势,很多经济学家很悲观,一致性预期的经济增速是7.5%,但我预测2014年GDP增速将达到 8.6%,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复苏。”在展望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时,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显得相当乐观,他认为5大因 素将支持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一年一度的“蓝墨水”新年论坛上,“中国经济能否保持上升趋势”成为毫无争议的主题,在全球背景下审视和谋划中国的变革与突破,多位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将是实体经济与新经济的“融合元年”,改革的深入,更将承接起新一轮经济增长点。
五大因素支持中国经济复苏
德意志银行之所以对中国今年的经济走势预测十分乐观,立足于五大支撑点。在马骏看来,复苏动力之一便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供求状况得到改善”。他在接受本 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产能过剩一直被认为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很多行业都有大量的产能过剩的话,这些行业必须要“去杠杆,驱投资”。反之,如果产 能过剩的状况得到改善,下行的压力就会减少,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讲就是“正能量”。
“我们欣喜看到,大家公认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行业,如光 伏、造船、水泥等,在近期都有供求状况改善的迹象。”马骏举了光伏产业的案例,这一行业的产能在过去12个月当中已经下降了30%,在今后12个月当中很 可能继续有20%到30%的下降,从供求双方来讲,至少有一面出现改善。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好转,会使得市场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缓解。
复苏动力 之二,是供给不足行业、也可以叫做产能短缺行业的回升。马骏认为,清洁能源、医疗、铁路和地铁、环保等领域都是供给不足的行业,“这些供给不足的领域到底 有多大呢?我们简单做了一个测算,这些领域的增加值相当于整个GDP的10%,而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造船、光伏加起来只占GDP的5%。”马骏 认为,只要供给不足的行业有足够的改革力度,准入放开,允许私营资本、外资资本进入,增长潜力会很大。
事实上,在这些产能短缺的领域,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政府已采取了正面的管理措施,提振了信心。比如去年政府表示将推出铁路投资基金,以吸引几千亿民间的社会资本,这个计划一宣布,马上对铁路相关的行业如铁路装备公司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
马骏同时认为,另外三大因素也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进一步向好:一是2014年美欧经济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外需恢复将能显著提升中国出口增速;二是去年 年中以来,中国政府的“正面预期管理”已开始产生提振信心的积极效果,使去年三季度经趋势调整后的货币流通速度开始止跌反弹。货币流通速度的改善,将使经 济加速增长;此外,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财政脉搏”将显示出经济的扩张性效果。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也持相同的观点:“我认为整 个经济发展从规律上来看,没有任何需要悲观或者负面的看法,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也是有非常强劲的基础和现实的需求基础,中国若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 场,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10至20年。”陆雄文认为,今天的资本可以快速流动,人也是可以快速流动的,如果不能给今天这个社会注入强劲的正能量,很 多事情都会错失机会。
马骏博士认为,在三中全会后推行放开准入、简政放权、对外开放、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之后,2014年的投资主题应着力于出口复苏、放开准入、金融改革、社保改革、环境保护、土地改革、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