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纽约分处中美两国的东海岸。两座城市各具独特的城市魅力,也有着不少共同点。比如,均以港兴市,均是具有世界主义精神的大都市。目前,上海正面临着创新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纽约城市转型的历史经验可以给予上海启示。
美国的“城市巨人”和世界大都会
1626年,荷兰以仅值24美元的商品和印地安人作交易,取得曼哈顿岛的所有权,荷兰人在此建立家园落地生根,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NewAmsterdam)”。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领土,并以约克公爵的名字命名为“纽约(NewYork)”,成为英国殖民地。17世纪下半叶,纽约人口愈来愈多,并成为北美主要商业中心,丰富的农产品得以出口,再加上工业制品的进口,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就地理位置而言,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德逊河口,濒临大西洋。纽约港宽广、深浅适当,是西半球最优良的海港。与上海一样,19世纪初的纽约也是一座以制造业为主要发展动力、以港兴市的城市。至1807年,从纽约出口的货物已超出美国任何一座城市或任何一个州。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更推动了纽约港的发展,纽约的发展通过这条运河深入到东海岸腹地,从而使该市获得了经久不衰的起步优势。“假以时日,这座城市,会成为世界的动脉,商业的中心,制造业的大本营,金融的聚焦地”,这是时任纽约州州长狄威特·克林顿对伊利运河的期望。如今,伊利运河联通纽约与美国西部的重要枢纽,纽约在贸易繁荣的情况下受益匪浅。运河开通15年后,纽约成为美国最为繁华的港口,吞吐量大于波士顿、巴尔的摩和新奥尔良的总和。伴随经济繁荣发展,纽约人口也飞速膨胀,从1790年的33131人增长到1860年的813669人。至内战前夕,作为美国连接世界的主要港口及制造业中心的纽约已然成为美国的“城市巨人”(UrbanColossus),即首位城市。
内战之后,纽约迎来了真正的大发展。在移民潮的推动下,这座城市逐渐从一个以制造业为重心的港口城市发展为美国乃至世界的“资本之城”。与此同时,大量来自欧洲的移民如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纷纷涌入纽约,绝大部分的欧洲移民也是通过纽约的埃里斯岛得以进入美国。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使纽约人口迅速跃升至790万。与上海一样,来自天涯海角的移民形塑了纽约的城市文化。移民群体的聚居现象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少数族裔聚居区。移民的大规模涌入也使得城市愈加拥挤不堪,贫民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城市人口的增加迫使纽约必须向外扩张延伸城市空间。富裕的纽约客(NewYorker)也对市中心越来越多的贫民窟感到惊恐,纷纷迁至郊区如长岛等地。随着纽约客们纷纷迁居长岛等郊区,纽约市政府也决心跨过东河,将一河之隔的纽约和长岛连接起来。1883年,沟通曼哈顿与长岛的布鲁克林大桥贯通。长岛的新区建设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标志着纽约作为世界大都会的崛起。紧接着1898年大纽约都会正式成立,下辖布朗克斯区(TheBronx)、布鲁克林区(Brooklyn)、曼哈顿(Manhattan)、皇后区(Queens)、斯塔滕岛(Staten Island)等五个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