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昨天上午,上海新闻界齐聚一堂,围绕这个命题分享经验。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任孙向彤的发言道出了与会者的心声:“新闻报道要努力成为推动上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股向上的力量。”
“如果你的心是座火山,你怎么能指望手中鲜花盛开?”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麟引用纪伯伦的诗句,寄望上海媒体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让新闻报道、广播节目传播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
点灯、清淤,媒体责无旁贷
“夸张出位、耸人听闻的那些新闻,并非读者和听众所好。”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孟诚洁说,“人人心中都有一盏灯,自己不点亮,没人帮着点亮;人人心中都有一眼井,自己不清淤,没人帮着清淤。主流媒体作为正能量的传递者,点灯、清淤,我们责无旁贷!”
昆山中荣公司爆炸,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奔赴现场,秉持“不渲染,不煽情,着重挖掘和呈现人性的闪光点”这一原则,报道了献血长龙里,专程坐火车赶来的上海女孩;报道了深夜自发给医护人员送点心的昆山市民……
“我们把解剖问题的手术刀更深地切入了产业发展的弊端:中荣公司这两年经营状况严重下滑,因为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不断,为压缩成本,生产一线的环境和安全成本也被压缩。”孟诚洁说,“这种揭示无疑比一味痛斥‘无良老板’、‘血汗工厂’更有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富矿”
“广播新闻中心将典型人物报道转化为生动的人文记录,将会议精神的落实转化为民生调研,将主题宣传报道转化为可复制的经验样本。”解放日报社总编辑陈颂清感慨道:“这样的工作理念,对于我们如何做好报纸的宣传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陈颂清表示,主题报道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完成的正面清单,将继续鼓励记者沉下身子,多去发现一些如“学霸夫妻”、“7兄妹分房”等凡人见真情的好报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不是被迫完成的任务,而是大有可为的新闻富矿。”新民晚报社政法部副主任邵宁介绍,新民晚报延续了善于挖掘的好传统,发现了一批承载核心价值观的百姓典型。
比如刊登在2月18日新民晚报头版的《徐阿婆还债记》,这篇报道是由记者江跃忠几经周折才采写完成的,讲述了徐阿婆认下时隔19年的丈夫遗债,千方百计还清债息的故事,用生动感人的叙述传播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诠释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和“无债一身轻”的做人准则。
以符合受众心理的方式传播
有人担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不会影响收听率、影响力?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听率,从2012年至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的市场份额和收听率始终处于不断上升的曲线上,而2012年至今,正是广播新闻中心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时期。
在文汇报社社会政法部副主任钮怿看来,这恰恰说明社会对于主流价值有较高的认同和追求。今年4月,文汇报推出了一个名为“文汇汇帮忙”的微信订阅号,试图探索一种让报道与活动紧密结合、让“受众”变为参与者乃至策划者、组织者的网报互动模式。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中,我们一直在探索符合现代受众心理的传播方式。”她介绍,在“众筹公益”的实践过程中,媒体并不策划完整的方案,而是跟着参与者的公益之心,顺势而为。
“我们拾取了散落在民间的爱心,用更为合理的方案将之拼接,最终使爱心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把散落在人们心中的社会责任感聚合起来、传播开去。”钮怿说。
文汇报记者 李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