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驻京记者 陆正明
核有多神秘?中国的核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我们的核电站能否保证核安全?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创新发展核工业,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成就展”,在纪念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的日子里,在京郊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开幕。展览以丰富的图片、文字、档案、实物、模型,再现了中国核工业从一张白纸到走向世界,建设军民结合、上下游结合、科研与生产结合的新型核工业体系的不凡历程。
进过中南海的“开业之石”
一块A4纸大小、有着金黄色条纹的石头放置在展厅显眼处。1954年10月,中国地质工作者发现了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标本。1955年1月15日,这块标本送进了中南海。同一天,毛泽东主席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了建立和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这块石头也被称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被永久保存。
展厅里的老照片再现了老一代核地矿人为核工业“找粮食”的情景。住地窝子、牛栏、草棚,用大锤、钢钎、耙子开山,用大缸浸泡,用豆腐包过滤,铁锅瓦盆烘干,完成了工业储量提交、矿山建设和投产,按时保质生产出了铀产品和核原料。
“两弹一艇”铸就民族脊梁
展厅醒目处,陈列着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模型。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1971年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的“两弹一艇”及此后战略导弹核潜艇下水、中子弹试验成功,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支撑起了民族自立的脊梁。
展厅里的老式手摇计算机、由炮塔底坐改装的专用实验设备,提示着初创时期中国核工业人的艰辛;一张写着“菖菖组中14人只有3人是好人”的体检统计表,记录了核工业人的拼搏;一纸1951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续聘通知,凝结着核工业人对祖国奉献和赤忱。这份写给杨承宗的法语信函显示,只要他留在法国工作,年薪将高达55.53万法郎。但收信人却带着宝贵的1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和约里奥-居里给毛泽东主席“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自己必须有原子弹”的口信,于当年回到祖国,成为中国核事业中的重要一员。
“潮”起秦山,“龙”腾海外
秦山核电基地模型,占地10余平方米,在整个展览中堪称第一。1985年,这座中国大陆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并运行管理的核电站在杭州湾开工建设并于1991年底并网发电。全部建成后,秦山核电基地将有运行机组9台,年发电量500亿千瓦时。迄今,秦山核电基础已安全发电326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1亿多吨,减排二氧化碳3亿多吨。
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2200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规模2800万千瓦,是世界上在建核电最多的国家。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仅15天,中国核工业界便收到了出口巴基斯坦核电机组的大订单,开启了走出去的大门。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已通过专家评审,在建设示范基地的同时,还将在海外落地。
(本报北京1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