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
要到龙泉,从上海走须横穿整个浙江。而宝溪则是龙泉下面一个乡,靠着福建,我们开了八个多小时的车,而且是全程高速。要是古时从上海出发估计得走个把月。至今那儿仍未通火车,有两条高速可走,一条过杭州、金华、永康、丽水,从丽水往龙泉,一路得穿过许多数公里长的隧道,另一路往富春江、梅城、龙游、遂昌到龙泉,皆穿行于千峰翠岭之间。走得慢的古人其实是从容丰满的。我们的心态则是“一个月太久,只争朝夕”。
宝溪乡是浙闵三江之源,真是太偏僻了,但伴着一路绿色的弧线,让人舒缓,从中午的中绿开到晚上的夜绿,吃晚饭时又是满桌的豆绿,终于又见到熟悉的龙泉青瓷了。
青瓷是浙江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青瓷就出在浙江德清一带。我去过的浙江各地,几乎都烧制青瓷,所以称越地是“青瓷的国度”真不为过。北宋后,龙泉烧制的青瓷质量好,产量高,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广泛日用,其中哥窑、弟窑最优秀,龙泉青瓷也最终发展成为南宋“高端制造”的拳头产品。南宋光出口青瓷换了多少银子,肥了多少贪官,为维持偏安作了多少贡献,该有不少专题研究。太仓元代市舶司遗址出土的龙泉瓷片竟然有150吨。每次我看见满山遍野的废瓷,想见当时百里窑火不断的景象,总不免纳闷,这不是工业革命嘛,而且龙泉的冶铁业还那么发达……
瓷窑须建在有水,有瓷土,有燃料的地方,地名往往称作吉水、水吉、龙泉、涧磁等。东南丘陵一带符合条件的地方很多,曹娥江两岸、瓯江两岸、苕溪、钱塘江、闽江沿岸都有许多遗迹,而那些手艺人的后代如今也正转型成为世界加工厂的主力。
唐宋以来,直到1978年前,中国一直以手工业出口来换取银子,其中陶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1949年后,把所有个体的企业集中起来,计划生产工艺美术品,龙泉的青瓷换了不少外汇。我们为世界批量定制加工日用产品,千百年来如此。小时候我妈单位就卖瓷器,能买到的也就是三等品、等外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结婚时能买上一套可十二人用的“72头”青瓷餐具,是让人羡慕的,也真是奢侈品。
几年前在斯德哥尔摩的街头二手店里,遇见一咖啡杯,粉青色,带印花金鱼,是当年轻工部设计的出口产品。我把失宠的她带回了上海,想必她老主人的后代是更习惯宜家餐具了。
拿青瓷杯泡杯绿茶,江南的生活和青色关系紧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艾叶、粽子和青梅,不断记忆着青色,强化着这易变的、有生命力的色彩。用青山绿水淘炼、烧成的青瓷,就像是那些松树、溪流在器物上浓缩成的画面。那上林湖的水色其实就是所谓的“秘色”。
青瓷的颜色丰富,但要描述它却很难精确,乍看都是青绿色的色调,由于釉中的铁含量不同,烧成气氛不同,釉色有着丰富的变化,有的偏黄有的偏绿或蓝。龙泉青瓷的釉色,一般有粉青、豆青、梅子青,每种釉色都能夺人眼球。有单纯和羞涩之心的人可能更容易喜欢上。那年我们一家三口在龙泉大窑古村、宋代古窑边的水塘里,发现许多的梅子青瓷片,在深绿色的水底躺着,晶莹如玉。有过类似经验的人,一定会爱上龙泉青瓷的美。我自己则更喜欢越窑汉晋的色调,苍茫的绿色,古拙天工的肌理。
这次同行的有位建筑师叫国广乔治,日裔美籍,来这里考察竹建筑项目。在去龙泉的车上,他就问,什么是“雪拉同”(Seladon)? 它就是青瓷么? 或者它就是龙泉青瓷吗? 他被青瓷、龙泉青瓷、Seladon、porcelain、china给搞混了。别说他,一般浙江人你给他一堆青瓷,让他分清越窑青瓷、瓯窑青瓷、龙泉青瓷、原始青瓷也不容易。法国人喜欢颜色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给龙泉青瓷起了个独立的名字,以示特别。这个歌剧角色的名字,确实给人以神秘的效果。我曾给法国陶艺家做讲座,当他们触摸到宋代Seladon实物时,眼珠都惊讶得和青瓷一样了。
古典时代再好的颜料也会随岁月而变化,即使用珍贵矿石磨成的颜料,也容易被污染损坏,而把颜色固化在器物里且永不褪色,这是瓷器的伟大之处。把千峰之翠凝固在日用器中,这真是智慧而又美丽的视觉体验。战国时期就渐渐成熟的青瓷,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的努力,人们烧出了越来越纯净的青色,想想都让人感动得“受不了”。
有机会再次拜会宋代龙泉窑址、原料产地,特别是前些年刚发掘的龙泉溪口哥窑遗址,我很兴奋。几位年轻的设计师见到实地实物,加上我的“渲染”,也都有些激动。我们竟错过了窑址,走进山里去了。回过来爬上山坡,在正午的阳光下,在红土地映衬下,看见满地闪耀着绿色的星星。你只能说,无与伦比。一行其他人受不了高温都躲进商用轿车要赶路,我和几个年轻人尽量在山坡上拖延着,国广则不断爬上爬下拍着现场和四周环境的照片。吃饭时,周乡长说,这点时间是不够的,以后再来。我心说这一期一会的事,多一秒也值得珍惜。从大窑开回龙泉这一路,山色绝佳,这是通往泉州的“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这天有台风外围影响,云动得快,阴影配合这丘陵上层次丰富的绿色,山峰在快速移动着,我看着这车窗外的长镜头,明暗变幻着的连绵不断的绿色,一脸惬意。
国广回过头看着我说:“so,you are very happy.”(你开心了吧)
我说“是的,很多次了。”
作者:汤光明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舒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