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
为什么要登山? 有位登山家这样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我没有这位登山家的豪迈。每次登山,只是为了登高望远,沐浴山风,让自己心旷神怡。
一个风和日暖的下午,正是登山的好时节。于是约上几位文友,一起去爬紫帽山。上一次到紫帽山,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依稀记得一些景点,也日渐模糊了。二十几年在泉州的生活经验告诉我,晋江的山都不太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乎对这些地方的造山运动没什么太大作为,要想在这里看到让你为之一震的造化之神奇是极其困难的。以至有人说,如果把黄山、华山削一小块安放在我们这里,那我们的山脉将是另外一番样子。
但,山不在高,也不在险。山的雄奇、瑰伟确实给人以一种很强的视觉震撼,可如果山上留下了人文胜迹却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紫帽山号称晋江的母亲山,见证了晋江儿女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山上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也留下了许多家乡人民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位于紫帽山北麓的苏夫人姑庙,奉祀的泉州民间女神苏六娘就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在闽南一带乃至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据载,在明成化、万历年间苏六娘屡显灵异,为平战乱、靖倭患屡立功勋,先后被封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该庙虽历遭毁圮、破坏,家乡人民却重建、重修不断。特别是20世纪以来,经各方善男信女、海外侨胞不断捐资修缮,庙宇焕然一新,香火鼎盛。
一路上虽没有太多的奇花异草、古树名木,可在山上走走本就是十分惬意的事。一位文友说,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内心都太浮躁了,紫帽山上有“心”字题刻百个,倘若能将一百个“心”字全部找到,即可成仙。这显然是当地的一种说法而已,是否有人因为找到一百个“心”字羽化成仙也无从查考。不过,真能用心去找“心”,最起码也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稍稍沉潜一下,涤荡一下自己的心胸,也是不无益处的。
“不到金粟洞,就不算到紫帽山”。这句话说的就是名之为洞如今却是一座寺庙的金粟洞。此寺庙其实原为道观。为何叫洞呢? 据说,唐朝道士元德真人郑文叔在此地修炼,一次,有个泉州人到河南洛阳旅游,遇到一位羽衣道士托他带信给元德真人文叔。这位泉州人回家后即上山送信,郑文叔送他半升粟作为酬谢,没想到回家一看,这半升粟竟然全变成了金粟。金粟洞的美名由此而传开了。不料此事也传到了宋宁宗皇帝那里,宁宗大笔一挥,当即题写“金粟之洞”四个大字,从此金粟洞更是声名远播。不过,我倒是更欣赏清人白步蟾留下的诗篇 《金粟洞怀古》 中的名句,“可惜世人只爱金,此粟由来在人心。能把礼耕兼义种,何须洞里细搜寻”。诗人借金粟洞的传说批判那些梦想不劳而获的贪婪之人,宣扬重礼义而得人心和勤劳致富的优秀品质,这才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
过了金粟洞,我们继续往上攀登,山势显得愈发陡峭了,问问同行的文友,说是要去顶峰的凌霄塔,怪不得有直冲云霄之感,在这段路上前行显得异常艰难和吃力。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到得山顶,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只见一座五层六角实心石塔矗立在眼前,石塔由花岗岩角石砌筑,层层收缩,塔刹为葫芦状,据说为泉州港航标,也是古代祖国大陆居民为前往台湾而开发的灯塔航标。文友介绍说,这座石塔为上世纪90年代复建,原凌霄塔“里人庄文进”的石刻也镌刻于附近,是见证泉台关系的重要史迹,题刻者庄文进是台湾第一位开科进士,原籍晋江。因为同行的文友是从事闽台关系研究的学者,他坚持要找一找那方石刻,找了半天总算在附近的一片草丛里发现了,原来石刻已被春风吹又生的杂草、灌木遮蔽得严严实实了。可见已经很久没人问津了,显得有些荒芜,有些衰败。
在凌霄塔前凭栏远眺,美丽的泉州城一览无余,晋江、洛阳江尽收眼底,看到家乡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倍感兴奋和自豪。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风光摄影家少锋兄拍摄的巨幅摄影作品 《泉州古城展新姿》,作品一定是在这里对焦拍摄的,也只有在紫帽山的制高点上才能有这样的视角。这幅长卷,深刻细致地为我们展示了泉州由西向东的城市全貌,有人把它誉为泉州当代的 《清明上河图》,如今已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据说,海内外游客特别是来自海外的泉州籍乡亲驻足巨幅作品前,总是感慨万千,久久不愿离去。
泉州城在清源山紫帽山晋江洛阳江两山两江的襟抱夹峙之间由西向东铺展,紫帽山与清源山隔江遥遥相对,俗称“对山”。近年来,清源山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北山旅游公路进行了“白改黑”的改造,并沿山修筑了木栈道,天湖一带建成木屋,建筑与山体、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协调统一,相得益彰,整个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相比之下,对山紫帽山科学统一的整体规划的步伐慢了一些,如果能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使之焕发新的姿采,到时候两山交相辉映,泉州将会更加令人向往。
那样的美景,应该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