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上海郊区农村的一次会上,获悉一个令我震惊的消息,农耕田地里出现成片的土壤中蚯蚓死亡现象。追问其原因,回答说,大量使用除草剂所致。
我在农村长大,略知土地中蕴藏着亿万生命的信息。蚯蚓,名字不好听,形象也不好看,味道更不好闻,但是,它们的职业和工作,就是日夜不停地在土壤的深处消化处理着有机肥料,让土壤保持肥沃,让植物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没有了它们的存在,土壤就不能够顺利地接受粪便等有机肥。上学读书后,我进一步知晓,中国古代称最好的土地为“息壤”,有呼吸,有生命的土壤。千百万亿兆的生命基因,都潜藏在土壤里,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阳光、水分和时间机缘,择机参与大自然的生命巡回轮转。出生入死,天长地久,你方唱罢我登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生活在城市,远离了土地。如果,如果有可能,我们把一箱子土壤放置在可以接受自然雨水的空间里,温暖的气候下,适当的时间里,会从土壤中生长出郁郁葱葱的草呀花呀苗呀树呀。如果,如果更有条件,在完全野外的土地里,开挖出一个较为巨大的土坑,不闻不问,半年或一年多的时间,再去观察,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土坑变成了水坑,水坑里活跃着很多爬虫鱼虾。它们绝对不是人为放养的,而是从土壤里萌生的芸芸众生。
想到这些,我坐在深夜的书房里,被一种莫名的恐惧震慑着,不禁背后渗出冷汗来。除草剂这种化学制剂的过量使用,不仅杀死了地表的野草,而且也大量杀死了土壤里的亿万生命基因,灭绝了大地深处潜藏着的生命信息。于是,息壤变成了死地,在死地里耕种,追求现代化的产量和效益,只有不断增加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剂量与能级。一年一年,恶性循环,从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出的农作物,携带着化肥和农药的残存信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就会滋长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异和病变的可能性。
行年五十,人生中途,我期待着下半场哦。问题是,我身边的土地能否持续五十年提供有机的健康的绿色的食物?五十过后,还有儿子、孙子们的健康食物呢?我们有什么理由把祖宗们几千年来,像面团一样揉搓着的土地,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就残暴地蹂躏成死地呢?
土地是有生命的,生命是需要呵护,需要敬重的。不堪重负的土地,伤势严重的土地,病入膏肓的土地,迫切需要拯救治疗。让耕地休养生息,让土地休耕轮种,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东南亚大米来到广州,市场价格1.36元。国内稻谷收购价格是1.55元。国际粮食市场提供了我们土地休耕轮种的可能性,但是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大多数人每天在家早饭,在单位午餐,在饭店或家里晚饭,扪心自问,这其中有多少粮食是浪费的。如果我们每个人,把那些浪费掉的粮食,哪怕是半碗饭节约下来,甚至一粒饭节约下来,实际上我们就为实现土地休耕轮种,争取到了半碗饭的可能性,一粒饭的可能性。
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有待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童年岁月,奶奶和妈妈都无数次唠叨着叮嘱着,每个人来到世间所携带的口粮是有定数的,浪费半碗饭,就减少半碗饭的寿命;浪费一粒饭,就缩短一粒饭的寿命。懵懂中,我信以为真,恪守不违。长大后,我曾经有过怀疑,以为这话没有科学依据,弃之脑后。后来觉悟到,这种箴言式的古训,口口相传的未必是一种事实判断,但确实是一种价值判断。
粮食不是一般商品,是天赐之物。非常年代,黄金有价,粮食无价。对待粮食的态度,无关财富,关乎德性。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粒饭的福祉,敬重每一粒饭的缘分,在小康社会里,且把好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