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农
在邓云乡先生的“红学四书”中,我最有兴趣的是《红楼风俗谭》(近有中华书局2015年4月新版),此书实际上是一部清代上层社会风俗学,只不过主要取材于《红楼梦》一书而已。该四书中的其他三种(《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当然也非常之好,而其意义较之此书,似尚在其次。
风俗这个东西,说稳定很稳定,多少年不变化,过年放鞭炮,端午吃粽子,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但是要变化也快得很,现在的风俗同1949年以前就大不相同,同1966年以前也略有不同。至于清代的风俗特别是那时上层社会的风俗,那更是太不同了。
例如《太上感应篇》这书,曾经流行极广,在近现代著作中也常被提起,《红楼梦》中则早已涉及,而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却很不容易明白;《红楼风俗谭》中有专文分析介绍此书,一读就非常清楚。又如中国的家长最重视的基础教育,现在无非是送小朋友入幼儿园、小学,争取进条件比较好、离家比较近的,如此而已;先前则是进私塾,富贵人家则有家塾。学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当然也有不大变化的,那就是这些教育都为应试服务:国家要考八股文,大家都来学着做八股;现在要考外语,那就念abcd。《红楼梦》里贾氏家塾的情形很有点糟糕,教师老的老朽,小的腐败;学生中风气也差,学不到多少东西。《红楼风俗谭》中对此有很好的介绍分析。关于当时塾师的情况,又有一段总的说明道:
塾师照现在话说,也是个知识分子。但那时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如现在的师范学校之类的地方,私塾教师是来自各种出身的人。如贾雨村,是两榜进士,做过知县丢了官,再到林如海衙中教黛玉,是塾师中资格最高的,自然比较少些。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历史真实中也还可以找出不少实例。《牡丹亭》中陈最良自表“十二岁进学,超增补廪,观场一十五次”。则只是个童生补为廪生,取得考秀才的资格,但考了十五次也未考中,所以美其名曰“观场”,即在考场中观摩而已。《儒林外史》中的周进、《红楼梦》中的贾代儒,似乎都同他一样,是不曾发迹的落魄读书人。(第335页)
今按,陈最良应是未能中举的廪生(领取政府津贴的秀才),周进、贾代儒也未能走通关键的一步。那时只有中举才能发迹做官;明清时代的秀才,乃是塾师的主要来源。
《红楼风俗谭》涉及甚广,凡岁时,年事、礼仪、迷信、服饰、饮馔、官制、园林、古董、工艺……娓娓而谈,引人入胜。作者出身于衣冠之家,生长于旧时北京,一生留意京华故事,是著名的民俗学家,所以讲起这些来,总是头头是道,大抵精确有味;偶有失误,无伤大雅。人们与其读那些无厘头的《红楼梦》分析,不如多了解一点该书中所反映的清代上层社会风俗。至于清代中下层社会的风俗,《红楼梦》中虽有涉及,而比较少;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似乎可以取读《清俗纪闻》([日本]中川忠英编撰,方克、孙玄龄译,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一书。
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一套《邓云乡集》(据腰封所载书目,凡17种18册),《红楼风俗谭》自在其中,取来重读一过,得以温故知新,是为近来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