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我去上海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听上海戏剧学院王苏老师在那里举办的文学品读会。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王苏老师的“品读” 了。前一次是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管教所和医院,都不是一般的演出场地,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传播场所。但是,在王苏老师近乎完美的演绎下,一篇篇短小 的散文作品,给在场所有人带来感悟的惊喜,有人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心灵剧场。
王苏老师上世纪80年代毕 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后来到上海戏剧学院担任教学工作。作为资深台词教师,她不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注重自身的实践积累。我知道王苏老师近年来用 “品读”的方式,经常在基层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作文化传播,我很赞赏她的艺术实践。她的文学品读会,用她的话说,是在用声音和语言“画画”,很有特点。整个 演出中,她先用三分之一时间作朗读的普及工作:将一篇相对简单的文学作品投影在屏幕上,邀请一位观众上台朗读;待这位观众读完后,她就会向朗读者指出朗读 中的得失,一边分析文章主题,一边教那位自告奋勇的朗读者(也包括台下听众),如何才能通过声音语言的“塑造”,使平面的文字鲜活起来,赋予其艺术生 命……随后的一个半小时里,在布置成温馨书房模样的简易舞台上,王苏老师一个人朗读着一篇又一篇简短易懂的文学作品,声情并茂地把观众带进一个充满想象且 丰富瑰丽的文学空间。
那天,在未成年人管教所的演出现场,坐在我边上的女教官对我说:“如果我在学生时代能够听到老师这么给我解析和诵读课 文,我就会很喜欢语文这门课了。”管教所的所长在演出结束后无限感慨,他认为这样有声有色的文化熏陶,让文学作品形象地走近了台下那些未成年人罪犯,能使 他们的心灵渐有暖意,相信他们这一晚要失眠,会终身难忘。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极端物质化的社会追求与价值混乱的现实生活中,养成阅 读文学作品的习惯,会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无声的浸润。朗读艺术的悄然兴起,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阅读形式的可能,它是听觉与视觉的交替阅读,就像一部文学作品 配上了音乐的二重奏,插上了美丽的羽翼,在精神的领空飞翔起来了。著名配音艺术家丁建华曾说过,文学作品通过朗诵者的再度创作,会大大增加其艺术的内在力 量。她还告诉我一个例子,有一次她表演朗诵一位散文家的作品,有位观众听后给她打电话,说自己在家里也读过这篇作品,并没有掉泪,但是听了丁建华的朗诵 后,她感动得哭了。这就是朗读的感染力。
我自己对朗诵艺术也情有独钟,多年来参加过许多朗诵会。比如在上海图书馆参加过朗诵艺术团的演出,在 北京中山音乐堂也参加过“中外撷音诗歌散文朗诵会”、“影响世界的声音”、“中外经典台词朗诵会”等等。有人把朗诵艺术比喻成“立体阅读”,我觉得挺贴 切,这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文学作品经过朗读者的声音语言二度创作,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注入了演艺元素,表演者多半是经过专业语言声音训练的, 和普通读者读文章效果不一样。我和中央乐团合作过的一次朗诵会,让我至今难忘。我们事先为每一篇经典诗文挑选合适的乐曲,在正式演出前,演员被安排到中央 交响乐团排练厅和乐。指挥家汤沐海引领着乐曲的演奏,朗诵者抑扬顿挫的艺术再现,立体全息地让观众欣赏到文学的高雅与深邃。二是当下社会,许多人为了生存 忙碌不堪,一些人还没有养成捧起书来静心赏析的心境。那么,也许我们能将朗读这一艺术形式推荐给他们,事实上,文学作品经表演艺术家朗诵录制成音像制品, 在欧美也非常流行。
日前的上海书展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各种讲座接二连三。专家坐堂,读者受益,使这座平时让人感受了太多经济元素的城市, 增添了许多书香,真要为她叫好!我看到许多演艺界人士也参与其中,或参加售书推介,或参加一些小型的朗诵活动。我想,在书的海洋里传出美妙的、经过艺术加 工的“有声文学”,也许会给爱书者带来意外的惊喜。只是我觉得朗读者的声音还小了一些。
我多次参加深圳市举办的“读书月”活动,这一活动已举 办十多届了,每一次都会举行大型朗诵专场演出,全国朗诵艺术家云集。主办方为邀请艺术家参与这个活动,相关领导专门从深圳跑到全国各地,拜访和邀请表演 者。记得一次他们来上海,由于飞机误点,找到我的时候已近半夜,他们的诚心让人感动。那个作为“读书月”特色之一的大型朗诵会,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朗诵艺 术家们参加过多次,演出效果之好,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因此,看到上海书展如火如荼,我就想,如果也能做一台专业大型的经典文学朗诵晚会,是不是会让市民 们看到更多亮点,也能更多享受到我国语言文学的魅力呢?
由王苏老师的品读会联想到上海书展,说一点粗浅的想法,亦算是自己参与其中了。
2014年8月写于上海寓所
文/奚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