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为了纪念奥地利音乐家阿尔本·贝尔格在法西斯势力压迫下坎坷的一生,上演了他最后的歌剧《露露》。我应邀观看了这部歌剧后,对这个悲剧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印象很深,特别是这部歌剧令人难忘的序幕,一个驯兽师走上场来介绍剧中人物说,他们都是野兽,而露露更是一条美女毒蛇。它们互相争斗,最后同归于尽。这部根据德国著名戏剧家韦德金德的两个剧本改编的歌剧,是一个双重的社会悲剧。露露是一个交际花和妓女,一个“蛇蝎美人”,凡是同她发生过关系的人,都遭到了毁灭。有的中了风,有的自己割断了喉咙,有的被她开枪打死。但她自己也没有逃脱被毁灭的命运,最后落到了流氓、骗子的手中,被人用刀子捅死。这部歌剧反映了这个音乐家的世界观,在这个野兽般互相残杀的世界里,自己要吃人,而最终也被别人吃掉。
非常可惜,贝尔格本人未能看到他这部歌剧的演出。他于1935年12月24日在法西斯的威胁下和贫病交迫中去世了,他只完成了歌剧的第一幕和第二幕,最后的第三幕只写了一些凌乱的和断续的笔记。在他逝世一年多以后,苏黎世歌剧院在1937年6月2日上演了这部歌剧的第一幕和第二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观众对这个社会悲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对这部歌剧没有完整的结尾,深感美中不足。经过许多音乐家长期的努力,最后由法国作曲家策尔哈根据贝尔格笔记的启示创作了第三幕,1979年2月24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次演出。观众对这次演出比较满意,认为第三幕基本上符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音乐风格。此后,西方各国的歌剧院都按照这个版本把《露露》搬上舞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阿尔本·贝尔格(1885-1935)的一生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局势十分动荡的年代,因而他的作品中交织着苦闷和彷徨、失望和痛苦、追求和探索,充分反映了他那个年代的特点。
在十八世纪末期,奥匈帝国还维持着表面的繁荣。维也纳仍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皇宫和贵族府邸里的宴会和舞会通宵达旦,剧院和音乐厅门前更是车水马龙,但是这个老大帝国实际上已经腐朽,处于分崩离析的境地。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到处发生起义。在知识分子中也响起了反对保守、要求变革的呼声,一些年轻的音乐家、作家、画家、建筑家等组成了自命为“分离派”的组织,进行了新的探索。在音乐创作方面,著名的音乐家马勒(1860-1911)在1897年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院长以后宣布,要反对一切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创造的才能。他成为自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以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个音乐家,同时又是一个现代音乐的开拓者。在二十世纪初,著名的音乐家舍恩贝尔格和他的两个学生阿尔本。贝尔格和韦贝尔姆一起在音乐领域内进行了新的尝试,特别是发展了十二音体系的音乐,为现代音乐开辟了一条新路。因此,他们三个人和同时期从事现代音乐的人被称作“第二代维也纳乐派”,其中以贝尔格取得的成就最大。现代乐派成果很大,但维也纳音乐界也有人认为他们过于注意技巧,追求新奇。
贝尔格1885年2月9日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爱好音乐的家庭里,父亲经营书店,母亲是皇家首饰师傅的女儿。他从小就显示出音乐才能,十五岁时开始作曲。著名音乐家舍恩贝尔格看到他的乐曲后,认为他很有才能,同意收他为学生,并在音乐会中演奏他的作品。从此,他们开始了长期合作,创办了现代音乐组织,并编辑了现代音乐的刊物。贝尔格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除了作曲外,还在音乐学院授课,编辑音乐书籍和刊物,撰写音乐评论文章等。他逐渐在维也纳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一个很活跃的人物。他非常推崇马勒的创新和开拓精神,努力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争取达到音乐艺术的新高峰。可是,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越来越深重,这个正直的音乐家走出了象牙之塔,看到了人间的苦难和不平。他的心灵充满了苦闷和矛盾,无法得到解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征入伍,由于身体不好,不久被调回后方工作。他在前线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看到了成千成万的士兵糊里糊涂地被赶上战场充当炮灰,心里对这些贫困和愚昧的士兵充满深刻的同情。因此,他后来在维也纳看到德国著名的戏剧家比希纳的话剧《沃伊采克》演出时,就强烈地产生了把这个话剧改编为歌剧的愿望,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部歌剧在1925年12月在柏林上演,受到了很大的欢迎。歌剧的主人公沃伊采克是一个贫穷和愚昧无知的士兵,常常受到上级军官的欺负和压榨,最后他的情妇也被上级军官夺走。为了报复,他用刀子割断了他情妇的喉咙,自己也投河自尽,留下了他同情妇私生的一个孩子。贝尔格用强烈节奏的音乐烘托出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深刻同情。而且,过去的歌剧写的大都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之类的上层人物,而他这部歌剧的主人公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人物,扩大了歌剧的内容和社会意义,引起了观众对社会现实的共鸣。
《沃伊采克》的成功演出,使他赢得了世界的声誉,也给他带来了政治上的困难。二十年代初期,奥匈帝国在一战中失败,奥地利成为一个小小的共和国,同在德国一样,奥地利的法西斯势力也蠢蠢欲动。在这种形势下,《沃伊采克》这样一部揭露军国主义和社会腐败的歌剧当然不会受到右翼势力的欢迎。1930年3月30日在维也纳首次上演后,随即受到了猛烈的攻击。法西斯分子甚至威胁要调查作曲家是否有犹太人的血液,终于这部歌剧不得不宣布停演。1934年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后,奥地利右翼势力更加猖獗。贝尔格的歌剧和乐曲都被宣判为“堕落文化”,从而在德国和奥地利都遭到禁演。但在同时,《沃伊采克》在布鲁塞尔、苏黎世、纽约等地的演出,却取得很大的成功。
在右翼势力抬头的情况下,贝尔格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他在柏林和维也纳音乐组织中的职务被无理解除,他的社会活动受到限制,他的文章和书籍难以找到发表和出版的地方。他的老师舍恩贝尔格和其他一些朋友由于有犹太人的血统而流亡英、美,还有很多的同行由于政治见解而被解雇。最后,他自己也不得不完全脱离维也纳的社会生活而避居到西南部湖边的“木屋”里去。他当时愤慨和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他像音乐大师莫扎特一样预先给自己写下了死后的《安魂曲》。希特勒上台后,吞并奥地利的野心暴露无遗。维也纳的法西斯分子公然成立武装组织,竭力配合纳粹的阴谋,甚至发动武装叛乱,杀害了联邦总理,二次大战的威胁又一次笼罩着奥地利。在这些困难的日子里,贝尔格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他的“木屋”里谱写另外一部悲剧《露露》。这个时候,他的生活非常贫困,身体也越来越坏,不得不把《沃伊采克》的版权低价卖出,并且央求出版商先付一些钱给他,以便每天能吃上面包,完成他正在创作中的新歌剧。
1935年2月9日贝尔格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不再有维也纳经常举行的纪念会和演奏会了,但是他仍收到了世界各地音乐界的朋友和观众们给他发来的祝贺电报和信件,称赞他是“当代杰出的音乐家”。当年12月24日凌晨,他于饥寒交迫中在“木屋”逝世。
文/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