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玉奎书法作品《元稹诗句》。(晁玉奎供图)
本报记者 李婷
晁玉奎书法作品展昨起在上海图书馆揭幕,展出的60余件作品,囊括了对联、斗方、横披、长卷、扇面等多种形式,较全面地反映了艺术家从艺30多年的创作风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出了多件大尺幅作品,有的是在丈二、丈六的宣纸上创作的,字大如斗,气势磅礴,展现了艺术家不凡的艺术功力。
有评论认为,欣赏晁玉奎的书法作品,会觉得墨香四溢,心神皆撼。一种历史的风骨,渗透在笔尖,酣畅、错落而有节奏地传递着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透出一种秀逸的艺术灵性,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他的行草作品,豪放洒脱、生辣朗健,既渗透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植根于古老的传统之中,显现出墨法自然之真性情。
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与书法家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晁玉奎认为,是军旅生涯成就了他的书法艺术。晁玉奎在部队工作了34年,但从戎而不弃笔,不管工作多么紧张,始终心系书艺,不断临池,力学不辍,精心钻研。他初学颜柳和“二王”的行草,上世纪80年代末又钟情于碑学,举凡传世北魏名碑和汉隶,他皆手摹心追,废寝忘食。“不少朋友问我,你在部队三十多年,对你创作有影响吗?我感觉这方面的影响确实不小。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功夫在诗外。部队严格紧张的生活,顽强拼搏、一往无前、雷厉风行的作风和积极向上的氛围,融入了我的生活,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到书写上。”晁玉奎说。
丰富的学养,对于书法家的思想境界及其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滋养和提升作用。晁玉奎对书法艺术之美有着独到的认识。他认为,所有艺术都是通过强烈的对比而产生美的,如音乐的高音与低音、舞蹈肢体造型的长与短、戏剧情节的喜与悲等等。而行草书之美,在于用笔的提与按、用墨的浓与淡、笔意的断与连、行笔的快与慢、体势的收与放。这些美学观念融化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晁玉奎的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并应邀赴美国、阿根廷、巴西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开幕式上,晁玉奎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