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在上海大剧院用充满热情的音乐演绎了拉美风情和古典巴洛克,音乐家们手中一批十七八世纪的古董提琴充分“惊艳”,古典又浪漫的演奏让乐手们在全场乐迷的热烈掌声中五次返场才得以谢幕。
意大利音乐家们此次展示的乐器大都是来自于十七八世纪所制造的名琴,六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一把低音提琴和一台大提琴的编制中,包括著名的“名琴”阿玛蒂和瓜内利。众所周知,巴洛克时期制造的古琴仍被众多乐迷奉为琴中圭臬。最昂贵的提琴是否为意大利音乐家的演奏“增光添彩”?用古典乐器演奏拉丁美洲的音乐是否有意“跨界”、“创新”?
“我使用的这把琴是1697年产的,首席小提琴安东尼奥·安塞尔米先生所使用的古琴是由著名的阿玛蒂家族制造的。”乐团首席中提琴马西莫·帕里斯告诉记者,“演奏音乐所产生的效果,不仅在于乐器,也在于演奏者自身的情感。乐器本身可以演奏各种各样风格的音乐,而演奏者会将其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注入其中。也可以说,一首曲子是由演奏者和乐器共同演绎出来的。这次在上海的演出,我们用巴洛克时期制造出的乐器,来演奏拉丁美洲风格的音乐,那是因为我们在演奏技巧和情感处理上采取了符合其风格的方式。”
所以,是演奏者的情感与乐曲的风格,而不是琴的价格,决定着听众聆听音乐的体验,名琴当然能更好地激发出演奏者的表现力,但这首先是由听者的鉴赏力和感受能力决定的。
关于名琴“值不值”的三次听觉实验
价值千万元的名琴和普通的演奏用琴,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是像价格那样差距几十、几百倍甚至上千上万倍,还是可能连专业人士都无法分辨?全球知名的弦乐杂志《斯特拉底》分别在2010年、2014年、2015年做过三次实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2010年的实验中,《斯特拉底》杂志安排了6把小提琴,其中3把是现代琴,两把为斯特拉迪瓦里,一把是瓜内利。随后安排21名职业小提琴演奏员在戴上墨镜的情况下拉琴,结果21人中,只有8人想把名琴带回家。这个测试也招致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杂志请的小提琴手太过低端,都没摸过斯特拉迪瓦里,当然不知道斯特拉迪瓦里好在哪里。于是《斯特拉底》在2014年再进行了一次实验,这次六把是18世纪意大利制名琴,六把是现代琴,结果显示一把现代琴是大家的最爱,一把斯特拉迪瓦里则垫底,斯特拉迪瓦里黄金年代制成的琴排在第三。
第二次测试再度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听众而不是演奏家在这件事上才最有发言权。2015年4月的第三次测试结果又一次出人意料。在伦敦巴比肯中心音乐厅,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使用六把琴分别为听众演奏,随后听众为琴的音色排名。在这六把琴中,有1709年的斯特拉迪瓦里,有瓜内利仿制琴,也有价值一千英镑的1900年的现代琴。听众投票结果显示,斯特拉迪瓦里琴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瓜内利仿制琴。
为何演奏者和听众之间存在着对于名琴的不同感知?专家认为,谜底就在于名琴所具有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这是需要听众而不是演奏者才能体会到的。斯特拉迪瓦里以及大多数斯氏的同代人制造的琴体积较小,琴背弧度很高,奏出的乐音具有力量感与表现力。但正因为如此,也造成了其“音色薄”的弊端,无怪乎近距离演奏名琴的演奏者们无法辨认古琴和现代琴,认为一些现代琴不输于甚至超过古琴带来的音质质量。
尽管“古老”名琴有着某些弊端,但其与现代琴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制琴家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巴洛克时期,提琴的制作类似雕塑、美术这种艺术层面,从琴的整体造型再到诸如弧度和曲线等各个细节都非常重要,许多现代琴在制造工艺上是无法与其比拟的。当一把提琴灌注了制琴者的苦心,所奏出的音符自然也就包蕴了更多的灵性。
情感是抓住听者之心的关键
本次由汉唐文化邀请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使用的名琴中有多把“传世之作”瓜内利与阿玛蒂。瓜内利堪称与斯特拉迪瓦里齐名的稀世名琴,同样为力量感和音乐表现力所著称。
瓜内利与斯特拉迪瓦里均为17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制造者中代表人物。有趣的是,二人的祖屋均坐落在克里莫纳的圣多明尼,只有几步之遥。而就在同一条街的尽头拐角处,一边住着的是著名的弦乐制作家法兰塞斯科·罗吉尔里;另一边住着的是斯氏的老师阿玛蒂。几百年后,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内利是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小提琴制造家里最闪亮的两颗巨星,他们在克里莫纳的住处被人偶然发现后,所有于那段时期在他们住所及附近所制作的弦乐器均沾了光,全被冠以“克莱蒙那人”之名。
躺在拍卖行、锁在保险柜的“沉默”名琴或许拥有天价证书,但真正的珍宝是在舞台上闪光的艺术本身。正如中提琴首席马西莫·帕里斯所说的,演奏者的情感与乐曲的风格最终决定着听众聆听音乐的体验,名琴能更好地激发出演奏者的表现力,但是说到底艺术最宝贵的是触动人心——音乐中永远是情感而不是技术指标,抓住听者的心。
文汇报记者 周敏娴 实习生 姜方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