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家》创作于1957年,是詹建俊26岁时在“马训班”的毕业创作,表现的是建国初期,青年响应国家建设需要,来到北疆开荒的情景。这件作品也是中国油画在新的文化情境中“起家”时期,一幅极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
《特等劳动英雄李永像》1950年 吴作人
1950年9月,北京召开表彰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以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全国掀起了向劳模学习的热潮,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在徐悲鸿的倡导下亦发起了一场“英模速写”运动,集中为英模创作速写头像,作品不下百余件。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毛泽东号”首任机车长李永操作火车前行的画面,用一个特写画面,刻画了李永在工作中的认真和坚定,朴素的色彩体现了新中国的朝气和希望。
《陈师曾像》1920年 李毅士
李毅士是中国留学英国学习美术的第一人,其油画作品存世仅仅几件,极为珍贵。画中人物是他在北京美术学校的同事陈师曾。画作造型精炼,用色节制、朴素,人物塑造及背景处理得一丝不苟,显示出良好的古典主义审美修养。背景画有汉画像石拓片,前景饰有古陶罐,很好地体现了陈师曾的文化背景。从这幅作品也可以看出,第一代中国油画家就十分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绘画之间的结合。
《水中楼阁》清末民初 佚名
玻璃画是西画传入中国后在民间一种非常流行的样式。这幅作品在题材和人物形象上都以中国传统年画为基础,而天空和云朵的表现则可以看出西洋绘画的痕迹。
《蒙藏女子歌舞》1942年 孙宗慰
通过充分地临摹、研究敦煌壁画,孙宗慰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技法、用色、构图等融入到油画的创作中,被徐悲鸿评价为“以其宁郁严谨之笔,写彼伏游自得”。趋于平面化的绘画面貌,展现了西画东传后,中国艺术家们在油画本土化实践的道路上所作出的全新探索。
(本版图片均为“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览作品,由中华艺术宫提供)
本报记者 钱好
“中央美院的不少老先生都说,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他们以前只是听说过,从没有亲眼看见过。”4月30日至8月2日,“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在中华艺术宫展出。本次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此外还有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299件。
这是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将院藏精品面对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展示,其中绝大多数作品不仅是首次离京赴沪,而且是首次公开展出。与正在展出的“俞云阶艺术大展”一起,“历史的温度”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国写实油画,成为观察中国油画历史的重要切面。
早期中国油画的东方美学气质
油画自西方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程。这次展览中,“新学启蒙”板块展出的40余件20世纪前半叶的珍贵油画格外引人注意。其中几幅晚清玻璃画用的是已经失传的绘制手艺,独特的风格反映了中国在接受欧洲油画的同时,对这一西方画种进行的民族化改良。玻璃画是一种特殊的油画,在玻璃背面用油彩、水粉等反向作画,在欧洲常用于教堂的玻璃圆顶和玻璃窗上。在清代乾隆年间,这门技艺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传入中国,但在用线的趣味、视觉效果的平面化等方面,都与西方相差甚远。这次展览的《女半身像之二》,用油彩画的是一个细眉长眼的古典美人,身后挂的扇子上还清晰地绘了一幅中国画,呈现了一种典型的中西文化的拼接。《水中楼阁》一图,也同样既有西洋风景,也有中式建筑。《踩高跷》一图,则有很强的民间年画的味道,体现了中国早期油画中体西用、富有浓郁东方美学气质的特点。
同样在“新学启蒙”板块展出的李叔同、李毅士、吴法鼎等一批中国最早的“美术留学生”的作品,则呈现了跟玻璃画完全不同的专业油画水准。其中《半裸女像》是李叔同目前仅有的两幅存世油画之一,堪称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这件珍贵的画作在中央美院的库房中沉睡了半个多世纪,2011年才在一次库房整理中重见天日,这一发现成为轰动整个美术界的大事件。《半裸女像》是李叔同于出家前所作,画的是一名浴后斜倚着的少女,在上世纪30年代赠与夏丏尊。夏丏尊对这幅画十分珍爱,常年挂在家中客堂上。他逝世后,这幅画被带往叶圣陶家收藏,再由叶圣陶代为送交中央美院作永久保存。叶圣陶曾在文章中提及这幅画的辗转经过,并且评价说:“我国人对人体模特写生,大概是李叔同先生最早。”此外,第一位留英归国的画家李毅士所作《陈师曾像》《王梦白像》,第一位留法归国的画家吴法鼎的《旗装女人像》,以及其他众多20世纪初留学欧美学习西画、并在归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立北平艺专”的重要油画家林风眠、卫天霖、王临乙、常书鸿、厐薰琹、徐悲鸿、吴作人、肖淑芳等的油画精品,也都在这次展览之中。
人,是中央美院创作的核心
虽然早期的油画还是停留在人体、静物、风景上,但是自吴作人、张安治、孙宗慰这批国立北平艺专最早的教师开始,画家们自觉地有了关怀民生、关怀社会的意识,把眼光放到了底层社会百姓的日常生活上。这逐渐形成了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相区别的一个特质,即人文关怀。不论前卫还是主流画派,我国的油画很少有西方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不仅追求画面的美,更是把人放在创作的核心。这次展出的吴作人《纤夫》、张安治《群力》、孙宗慰《蒙藏女子歌舞》等作品,都生动刻画了各地的人民生活,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打下了基础。
正对着展览入口的巨幅油画,正是董希文所作的《开国大典》的复制品,这幅经典的画作与“国家叙事”板块的其他作品一起,构建了新中国的历史叙事和集体记忆。这里的“国家叙事”,不仅包括革命历史题材,也包括英雄形象的塑造、社会主义劳动建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新中国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创作一直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为主体,像王文彬的毕业创作《夯歌》,就是画家在沂蒙山区看到一群妇女边唱民歌边打夯的火热场景,当即画下大量草图,此后仅用20天时间创作完成的。
具象性,切入真实生活的力度
这次展览主题中的“具象油画”概念,与“写实油画”究竟有什么区别?策展人殷双喜说,传统写实绘画强调模仿和再现,相比之下,当代具象绘画更注重艺术家观念的渗入与主体的创造。所谓“具象性”,并不止于自然主义的单纯再现,也不满足于纯粹意义上的美,而是有切入社会真实生活的力量感。
从上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的潮流,再到新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十分迅速,面貌多样,传统的“写实性油画”的概念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出现了象征性、超写实、超现实等油画样态,给中国油画的观察与研究带来了新的语境和难度,以“具象绘画”来表述,更具有包容性和学术上的探索性。此次展览中,靳尚谊、詹建俊、朱乃正等画家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品,以及近年来中央美院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探索作品都在“本体精研”和“当代关切”板块中有充分展示。这些画家们将当代艺术观念与写实语言相结合,使作品获得了贴近现实而又具有思想深度的极具表现力的视觉力量。
正是这份切入生活的力量,这份艺术家深挚的社会关切,贯穿了中国油画的百年历史,也让这些架上艺术在如今这个影像泛滥的时代,仍然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历史的温度”大展在中华艺术宫的展期长达3个月,对公众免费开放,之后,将陆续在中国多个重要城市的美术馆进行全国巡展。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