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境组合三人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朱宛晨、耿文彬、张润崯。(上海音乐学院供图)
从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开场,到美国现代爵士乐的返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钢琴与弦乐组合“棱境”三人组,前晚在贺绿汀音乐厅上演了一场时代跨度很大的音乐会。敢于尝试演奏国外成熟的职业三重奏也鲜有选择老柴的,而且能在“轻灵”与“凝重”之间游刃转换,“棱境”被他们的创始人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系主任李继武评价为“艺高人胆大”。
设置三重奏奖项在大陆是第一次
2013年4月正式组建的“棱境”,是国内少有的钢琴与弦乐三重奏,由三位各自领域的一流年轻音乐家组成:在德国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以“杰出奖”的优异成绩博士毕业,成为华人中为数不多获得该文凭的年轻大提琴家耿文彬;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郑石生教授及周彬佑教授、2013年8月在勋菲尔德国际比赛中获得“最有前途奖”的张润崯;师从唐哲教授,中国唯一一位获得过全国音乐表演最高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两个不同项目(钢琴独奏比赛和钢琴重奏比赛)第一名的年轻音乐家朱宛晨。仅仅半年时间,三个年轻人凭借良好的音乐领悟能力和纯熟的技艺,经过磨合一举拿下了2013年金钟奖室内乐组金奖,并被当时媒体誉为“无可非议的第一名”。李继武告诉记者,这一奖项对国内室内乐教育意义非凡,“三重奏奖项的设置在中国是第一次,上音拿这个奖也是第一次”,他说,“棱境”组合的诞生、获奖,对推动国内室内乐教育和普及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被问及“棱境”组合名称的由来时,个性开朗的朱宛晨打开了话匣子。据他所说,三个个性、年龄、对音乐领悟都不甚相同的人偶然地为了比赛聚在一起,一开始合作“并不是那么顺利”。最初组合起名“棱镜”,意喻“三足鼎立、折射出七彩光芒”,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三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舞台上也打磨出了光亮,“境”界自成,顺势改名。回国不久的耿文彬与朱宛晨同龄,旅德的经历让他对国外室内乐的普及教育印象深刻,“在国外,室内乐和独奏、交响乐平起平坐,回到国内就发现室内乐相比其他要慢了半拍,不太受重视”,年纪不大却颇沉稳的他希望通过“棱境”的演出可以推动国内室内乐教育的发展。
记者好奇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磨合中是不是会有无法沟通、意见相左的时刻?一直在一边乖巧听着的、年纪最小的张润崯开口了:“我们会用音乐语言沟通,心灵之间没有障碍。”耿文彬则说,有过为了一个细节激烈争论,但最终都会达成共识,“一切为了音乐上的完美”。
室内乐“让耳朵和心一起打开”
朱宛晨的导师、著名旅美钢琴家唐哲也在前晚的演出结束后接受了采访。他说,国内直到现在依然存在着对室内乐的偏见,即“独奏不好的人才去练室内乐”。但事实上室内乐是一个既能让自己的独奏更有感悟,又能让音乐修养更为完善的途径,许多演奏大师如阿格里奇等均是独奏极其辉煌,但同时兼顾室内乐的音乐家。“我经常对学生说,音乐尤其是室内乐能让人对‘设身处地’有更深的理解。室内乐组合需要每个演奏者的热爱和配合,音乐的默契更需要时间的磨练和情感的磨合”。唐哲说,室内乐的演出考验不仅是对音乐、对他人的负责态度和情感投入,更是一种对音乐的重新审视和崭新演绎。
在这点上张润崯也颇有同感,在练习室内乐后,他发现自己不再像独奏时那样蒙起耳朵只专注自己“出风头”,而是“把耳朵和心一起打开”,达到了新的境界。
从大三开始就对室内乐有浓厚兴趣的朱宛晨,已经坚持走这条路直到研究生毕业,用他自己的话说:“越学下去越觉得把室内乐发扬光大是责任、是兴趣、更加是使命。”
音乐会大获成功,掌声、喝彩声爆棚,但李继武教授却摇着头说“还不够好”。比如退场部分还可以安排得更科学,返场的节奏需要更“有张力”。导师们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棱境”快速成长的秘诀。事实上,担任三重奏指导的郁音嘉老师在这个领域是权威,不论从曲目的积累上,还是在技术训练上,对“棱境”都有着很好的引领与指导。
据悉,“棱境”钢琴三重奏已经进入“上音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学校会为这些新秀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
文汇报记者 周敏娴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