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中秋节档期,院线里有一则好消息和一则坏消息。好消息是,国产青春片终于在风花雪月之外谈了点人生的实话、内心的成长;坏消息是,在小长假总共5.1亿元的票房构成中,这部为同题材电影正名的《七月与安生》被低估了,票房同期第四,不足榜首《大话西游3》的三分之一。但在豆瓣网上,《七月与安生》获得7.7分,与《路边野餐》并列2016年国产片第一,而5天豪取2.6亿元的《大话西游3》评分4.8。
《七月与安生》由陈可辛监制,曾国祥执导,周冬雨和马思纯主演,改编自安妮宝贝的早期作品,讲述一对闺蜜同时爱上一个男孩后的命运纠葛。它被观众忽略的理由指向过去两三年的题材透支与IP过热,当安妮宝贝、小清新、青春恋情等习见的印记集中于同一部影片,人们对它带有自然而然的偏见。可当接二连三的观众在走出影院后感慨“不虚此行”,一个问号越来越明显——被低估的究竟是青春还是热门改编?
青春片可以重获信任,只要敢于直面真正的成长
在中国电影的版图里,青春片作为一种类型,还谈不上泛滥成灾,却已经迅速地让人审美疲劳。2013年赵薇导演处女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跻身年度票房前三的传说还未消散,2014年 《匆匆那年》 掀起的观影潮也似乎还有热度,但2015年、2016年这一题材的市场际遇已每况愈下。去年还有 《滚蛋吧! 肿瘤君》借着励志小妞的故事为青春撑一撑门面,今年的 《致青春2》 《微微一笑很倾城》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只能以“市场鸡肋”来形容——千篇一律的校园情感、封闭架空的职场小情爱,让观众食之无味;但面临可能是中国影市最庞大的受众群体,青春片又是不可舍弃的类型片。
如此大环境中,青春片已让成熟观众抱有天然警觉,开始产生些许“不信任”。上映前,陈可辛说:“每个人都可能是七月或安生。”有人不屑,因为这话太耳熟,好像不久前我们刚听过“谁的青春里都有一个某某某”。这片子海报上写“不骂不撕”,有人嗤之以鼻,因为连集齐了各路狗血雷人桥段的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也曾自封“青春暖伤”。做过 《小时代》“生活在别处”的白日梦,也为《致青春》 《匆匆那年》 里的车祸、打胎掬过一把泪,更上过一张张偶像明星脸蛋炮制的当,还有谁愿为内心空洞的青春片买单?
平心而论,《七月与安生》 并不完美,但它重塑了青春片应有的内核——成长。片中的少男少女,爱情点到为止,友情血肉丰满;勾心斗角让位于人之常情。就像影评人李星文所说:“好的文本也可能有计较、发泄、反击,但肯定也会写到爱与牺牲。有人性的浊重,也有人性的光辉,这才是完整的人性。”
片中,七月与安生是携手成长的闺蜜,林七月温顺平和,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女、别人家的好孩子;李安生,与她的名字恰相反,一点都不安生,是个叛逆又炽烈的野性少女。直到有一天两个女孩爱上同一个男孩,友情分出岔路,内心不同自我、不同人格也展开拉锯。当影片里两个女孩最后一次同枕而眠,再回看陈可辛的话,意味深长:“七月即安生,安生即七月。叛逆的孩子学着安稳,文静的孩子向往不羁。她们拥抱的不仅是彼此,更是另一种可能下的自己,是人生中不同阶段的自己。”这再真实不过。
畅销小说不是改编雷区,如果电影能有更高的格局
按许多影评人的看法,安妮宝贝的小说很难改编。一来她的小说里有足够的戏剧故事,但缺少绵密的情节铺陈;二来,她的作品对于读者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极具风格化的文字,在改编成电影后,原作的个性无以为继。这也是为什么,安妮宝贝曾引领畅销小说榜,她的作品却久久未曾影像化的最大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剧本在遇到陈可辛之前,已经兜兜转转了一大圈。
陈可辛最终决定接下剧本,他给出理由:“因为原小说够短,只有30页厚度,留白越多,导演的发挥越有空间。”让他惊喜的是,年轻导演曾国祥不仅给电影附加了角色成长、自我修正,还给予观众最大的暖意。
10多年前安妮宝贝盛行的时候,有句话如影随形——“读安妮宝贝,除了绝望,还能有什么?”阴郁的气质,支离破碎的语言,大城市的迷幻和疏离,还有一成不变的男女主角:男孩穿棉布白衬衫,理干净的平头;女孩落拓不羁,不化妆,着棉布长裙,光脚穿球鞋。这些属于安妮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符号语言,在那个年代,甚至是种接头暗号。体现在短篇小说《七月与安生》里,是两个个性极端的姑娘在相爱相杀中等候命运的审判。原作里,安妮宝贝是偏爱安生的,她让男孩爱上安生、孕育孩子,又让安生的生命永远停在27岁;而她安排七月抚养安生的孩子,在此后漫长庸常的岁月里,永远怀念那个如风一般的女孩。
电影里,安妮宝贝的元素都还在,但气质隐忍,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解读。具体来说,原著作者那一点“做作”,经导演的手合理发挥,反而像几滴新鲜的柠檬汁,适可而止地点出了两个女孩在青春期那一点点酸涩的心事:甜蜜与敏感交织,猜忌与自尊叠加。纵然最后还是个悲伤的故事,但悲伤里不乏仁慈,反转又反转的结局不仅给了七月与安生一个和解的归途,也给了无数观众多重释怀——为摒弃了撕心裂肺吵得沸反盈天的“友情”而释怀,更为每个人生命中可曾向往的另一种命运释怀。
影评人刘起说:“若干年后聊到青春题材电影,《七月与安生》或能占据一席。因为它用比小说更高的格局,成功捕捉到一代人的犹豫、徘徊、抉择与缺憾,讲的是两个女孩的事,但包裹着同时代的集体共鸣与各自的内心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