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出的《最美和声》第三季是采用导师制的音乐真人秀。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早期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脱颖而出的选手谭维维,从《我是歌手》里的新人歌手,摇身一变成了《最美和声》的导师,而另两位评委张杰、萧敬腾同样是早年的音乐真人秀选手。 图/CFP
互联网时代,电视综艺如何保持市场活力,吸引互联网一族的注意?明天,上海电视节举办论坛聚焦“综艺节目在互联网时代将如何改变”。视频网站和卫视制作人将讨论“互联网用户需要什么样的节目”“互联网将为综艺带来什么样的创新”。
近年,综艺节目逆势而上,《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一系列现象级真人秀的出现,为荧屏注入新的活力。受到海外综艺节目的启发,《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音乐类,《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为代表的户外旅游类,《今晚80后脱口秀》《金星秀》为代表的脱口秀,《非诚勿扰》《我们相爱吧》为代表的婚恋类……层出不穷,不断翻新花样的同时,也和音乐、旅游、各个产业深入连结与合作。
综艺真人秀成功吸睛刺激收视率,变身IP转战大银幕的同时,影响其他产业生态的问题也倍受争议。提升综艺节目的品质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今年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在电视剧奖项之外,也首次设立两个综艺节目奖项,分别是“最佳真人秀”和“最佳综艺栏目”,共有20部节目入围。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在孙楠退赛的争议声中落幕,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第三季悄然开播,集结杨坤、萧敬腾、谭维维、张杰4位导师,依然是现象级真人秀《中国好声音》导师核心模式。近年,音乐真人秀占据荧屏,刷新热门话题的同时,与其相关的音乐产业却并未有所起色。据《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实体唱片销售量持续下滑,年营收总额仅为6.5亿元;而版权收入则只有2.54亿元。综艺真人秀,究竟是助力相关产业复苏的引擎,还是压垮行业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争议一 换汤不换药,是衍生产品还是产业源头?
从早期的《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再到如今的《中国好歌曲》《最美和声》,音乐选秀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看似正如节目所宣传的那样,节目正一步步逼近音乐本身,而抛开选手外形、而关注音乐和声等综合素养和歌曲创作能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难免跑偏,“音乐真人秀”说到底是“秀”,作为电视节目,它更多地需要以可看性为第一要素。最早出现的是“戏剧冲突”,选手奇葩、评委毒舌成为《超级女声》等早期选秀的“卖点”:海选中五音不全、造型奇葩的选手集中在节目预告中反复播放,而最终选出的冠军未必唱功最佳,依靠的却是粉丝力量。到了“盲选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一时间成为现象级综艺,迅速诞生不少“故事型选手”,每个选手都会有一个被设定好的“身份标签”,刻意放大其某个人格特质,“你叫什么,从事什么行业,你的梦想是什么?”成了草根选秀的“经典三问”,越是从事着与音乐无关的行业,越有综艺节目爆点,一时间,煽情泛滥,“励志”横行。现阶段,音乐选秀逐渐细分,集结成名歌手的《我是歌手》,主推原创的《中国好歌曲》,考验和声能力的《最美和声》等,在唱功之外,更看重歌曲改编、创作力等综合素养。可是,那些号称要在节目中找回音乐初心的歌手,在节目中被赛制所左右,常常是唱着成名曲“吃老本”,所引发的话题,是“退赛炒作主持人救场”“现场观众演技夸张”,关于音乐,也只剩“感动落泪”一个标准。
知名乐评人王小峰曾说:“很多时候,我们把唱片业的死归罪于数字时代的来临,忽略了选秀节目对唱片业的破坏,它几乎是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扼杀了唱片业。”
或许用“扼杀”尚言之过早,毕竟选秀十多年,诞生不少各有特色的歌手,不少资深歌手也借成名曲重回大众视野,近些年,以颜值取胜的偶像组合风潮有所减弱,假唱也在电视节目中逐渐淡出。然而,打着挖掘产业人才、催生作品创意旗号的真人秀,说到底不过是仍然是唯收视率的一场“秀”。
争议二 生产过剩,“选秀明星”沦为“综艺产品”?
早在真人秀之前,歌唱比赛一直是传统唱片业发掘新人的重要途径。如今流行歌坛几位中坚力量,无一不是歌唱比赛出身。然而,过去唱片公司培养一个新人,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包装,甚至为其声线和形象,要求制作人量身打造歌曲。哪怕是偶像团体,也要经过数年的高强度唱跳训练,才能走上舞台,出专辑可能又要经过一番市场反馈。如今选秀节目的播出周期,大大缩短了歌手的成长期。从海选到复赛决赛,一轮轮密集的淘汰PK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选手们不管是从形象还是歌技都会呈现出质的飞跃。只是追究原因,是节目效果还是导师指导初见成效已无从追究。
过剩的产能也体现在数量上。一个真人秀节目诞生的“流水线明星”数以十计,不少资深艺人也加入“回炉”,连评委也顺带“沾光”。趁着节目热度,他们推出单曲,代言广告,献声影视剧,举办演唱会,密集曝光,疯狂挖掘剩余产值。过度消耗之后,他们并未因为舞台历练而提升综合实力,至于大众注意力,注定又将被下一波选秀歌手所牵引过去。
于是,他们中很多人又回到综艺节目这个成名的舞台,更微妙的是,这些半生不熟的面孔,开始出现在过去代表业界权威的导师席上。正在播出《最美和声》第三季4位导师中,3位均为音乐选秀节目出身。出道时间最短的萧敬腾,2007年通过台湾地区音乐选秀《超级星光大道》一战成名。且不论其专业资历是否足够,只是当不少资深实力歌手,对着因选秀走红的晚辈叫老师,这画面多少有些讽刺。
萎缩的市场和过剩的输出,让音乐在真人秀中的呈现越发畸形。
争议三 借综艺“求关注”还能走多久?
有业界人士提出,真人秀节目虽与影视、音乐等领域互有交叉,但应彼此相对独立。综艺盛行的日韩国家,也有专门的综艺明星,而音乐选秀或能向乐坛输送新鲜血液,如《美国偶像》中推出的凯莉·克莱森、亚当·兰伯特,然而却不构成乐坛的主体力量。
说到底,产业发展仍需核心产品驱动。欧美乐坛有着相对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不管是大唱片公司下的流行巨星,还是在网络上传原创歌曲的独立音乐人,都有相对完善的收益机制和成熟的行业准则。2013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的总规模为2716.6亿元,而中国主要音乐版权经纪和管理机构年收入总和仅为约2.5亿元。综艺电影一部接着一部,虽然取得数亿票房却也对原本电影创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只要作为产业核心的作品没能直接为行业带来足够收益,任何娱乐产业都仍将被娱乐所挟裹,成为综艺节目的“消费品”。
正如英国老牌绿洲乐队的一句歌词“可别把自己的命运随便交给一支摇滚乐队,他们将随手丢在一边。”综艺选秀或能让大众对个别明星及其作品引起注意,但寄希望于某个节目,甚至将本已有限的创作资源与资本,全盘倾注于音乐选秀娱乐产业之中,迎合视觉文化,输掉的不只是可持续的商业利益,健康完备的产业生态,还有艺术创作的本心。
本届海外剧提名
《荣耀女人》英国
主人公内萨·斯坦的父亲是个武器生产商,在内萨和兄弟年幼时遭人暗杀。内萨长大后继承父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在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地区架设高科技数据网络。由于她多年坚持促成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和解,因此入选以色列议会。
《美国情书》捷克
本片讲述杰出作曲家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一段轶事。德沃夏克回国后受到极大欢迎,但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秘密,他暗恋妻子的姐姐约瑟芬。他,他的妻子安娜和他妻子的姐姐约瑟芬,三个人小心翼翼地维持表面的和谐,而他和她妻子的感情早在一次丧子悲痛中破裂,德沃夏克和约瑟芬各有家室却又十分相爱,最终患病的约瑟芬前往美国,他们只能通过情书互通爱恋。
《宝贝我爱你》德国
少女尼克尔是个唐氏综合症患者,和非常爱她的母亲相依为命。她非常喜欢青梅竹马的尼克,而尼克也对她产生了好感,但尼克的家人却不同意他们俩的交往。后来,尼克尔怀上了尼克的孩子,这不仅为他们俩带来了伤痛,也让他们的父母陷入了矛盾。
《萨拉热窝1914》奥地利
普费弗是萨拉热窝的一名律师。1914年,几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趁奥匈帝国皇储巡视萨拉热窝的时候,将其刺杀。普费弗受托于萨拉热窝的行政人员对这件事情进行调查,并寻找刺杀者的帮凶。渐渐的,一个塞尔维亚的抵抗组织浮出水面。但是参与刺杀的人始终不透漏是谁指使了他们。与此同时,奥匈帝国的权力阶层预谋以此为契机,对塞尔维亚王国进行侵略。普费弗已经闻到了战争的气息,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奥匈帝国军队进入萨拉热窝。
《冷杉溪》德国
该剧以二战末期和1945至1952年的战后时期为时代背景,突出表现三个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居民、战俘、逃兵和纳粹投机分子等各种人物,在村中发生形形色色的故事。故事以1945年到1952年战后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冷杉溪这个村庄的命运。冷杉溪座落于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和北部连接的图林根州的接壤地带。这个地区在二战即将结束时,先是由美军占领,后又被苏军占领,最后在分别建立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时,冷杉溪被划在了边界上,在该村中间流过的溪流变成了界河。
《向月行舟》日本
这部电视电影讲述了一个平淡宁静的故事,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居住着著名作家佐佐木波太郎和他的妻子。一天,杂志主编筱崎凉太来到作家家中去收取原稿,在等候火车时巧遇盲女水泽理生。他和理生虽萍水相逢,却彼此都觉得对方是一个温柔且耐心的人,他们一起在小镇的餐厅里吃饭,在丛林里寻找花朵,双方在言语交谈间渐渐熟悉彼此,心灵也相互敞开,最后在两人小小的误会解除之后,在车站告别。
纪录片环节 互联网题材成为纪录片新热点
一个没有纪录片的国家,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被不少人视为时代最忠诚的记录者。在网络热潮席卷时代的当下,互联网题材也逐渐成为进入近年纪录片的视野。本次上海电视节期间,便出现了不少以互联网为题材的纪录片。
《互联网时代》(展播纪录片)
导演:石强 孙曾田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变革。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站在人类社会的高度,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观察一个时代;全片以宏观的视角、全景式的描绘,呈现互联网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个方面的深层变革。
看点:互联网时代下的变革
互联网引动的变革是时代性的,该片以历史情怀、时代意识探寻种种改变背后的本质,探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可能和对人类社会文明的深远影响。
《烈日灼人》(最佳纪录片提名)
导演:杨晓飞
北京中关村聚集着数十万互联网创业者。他们在无数一夜暴富的创业传奇故事刺激下,纷纷加入看上去没有门槛的互联网行业。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刚刚退休的老年人,他们都选择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每天拥挤在只需买一杯2美元的咖啡,就可免费享用一天办公位、电源和无线网络的互联网创业孵化器里,为的是有一天能淘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看点:从互联网创业者的经历中看网络时代
讲述中国“硅谷”的小人物,一起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历程。导演杨晓飞说:“烈日灼人,其实是一种带有反差感的命名,烈日是狂热创业的表象,灼人则是创业者努力前行不断突围所经历的痛苦体验,创业最终通向的应是成长。”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