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天涯》
引进时间:1994年11月
内地票房:2500万
第一部与外商采用票房分账形式发行的好莱坞影片,标志着好莱坞大片时代在中国就此启幕。
■《狮子王》
引进时间:1995年7月
内地票房:4100万
第一部引进的好莱坞动画影院片。在此之前,中国观众对迪士尼的印象还停留在米老鼠和唐老鸭。
■《拯救大兵瑞恩》
引进时间:1999年
内地票房:6500万
引进的首部战争大片,该片主角汤姆·汉克斯自《阿甘正传》起,一直是好莱坞在中国市场的票房保证。
■《真实的谎言》
引进时间:1995年4月
内地票房:1.02亿
首部票房过亿的引进片,阿诺·施瓦辛格让中国观众体会到了好莱坞标准的动作大片,在国内引起观影热潮。
■《泰坦尼克号》
引进时间:1998年4月
内地票房:3.595亿
3.6亿票房占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的四分之一,直到11年后才被《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的4.28亿打破。
文汇报记者 童薇菁
1994年11月12日,北京已是天寒地冻。那一天,各大影院门口突然排起了长队,人们裹着棉衣等待一部进口电影的上映,这种不多见的热闹场景同时发生在上海、天津、重庆、郑州、广州6座城市。这是一部名为《亡命天涯》的进口影片。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可能对进口片的概念还停留在“乱世佳人”阶段。
2010年,同样是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时节,观众通宵达旦排队买电影票的场景再度上演。这一次,他们也是奔着一部进口大片而去。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阿凡达》。3D电影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一出视听饕餮?观众们感到异常好奇。
《亡命天涯》拉开了进口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序幕;而《阿凡达》在时隔十多年后,再度问鼎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宝座。从1994年至今,引进片闯入中国大门已经整整20年,它们与国产片共同刺激了中国院线、影厅的扩张,做大了票房蛋糕。每一次放宽引进片数量限额的背后,都为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不小变动。中国电影“大蛋糕”接下来究竟应该怎样分?进口片、国产片,谁将是票房领袖?
1994:大片时代开启观念之争不休
《亡命天涯》在中国上映后的一年里,《真实的谎言》随即卷走1.02亿票房,加上同年上映的《阿甘正传》、《狮子王》等影片,进口片票房占到了全国总票房的80%。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虎”的步步逼进,会不会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终结者”。当初这场“引虎下山”的实验,本身就冒着很大的风险。
2013年,在世界著名的动画公司梦工厂,奥巴马发表演讲说,发展娱乐产业对美国外交至关重要。每年好莱坞电影除了为美国带来巨大的出口价值,同时也在传递着美国的价值观,是世界了解美国的窗口。
这就不难理解,即便在1994年中国电影票房疲软至极时,引进海外电影“激活”本土电影的做法仍被形容为“引虎下山”,这只“老虎”若约束不当,极有可能对中国文化娱乐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90年代初,国内电影市场一派死灰之势,总观影人次每年不足3亿。较为卖座的,可能只有1990年张艺谋导演的《菊豆》(5706万元)和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4000多万元)。票房持续萎缩的状况,在当时是受到了电视、录像带和盗版片的夹击。为了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中影公司(即今天的中国电影集团)从1995年起,每年引进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在国内上映。
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就在这个契机中被选中,成为了一块引进片试水中国电影市场的“问路石”。这部电影在上海、天津、重庆、郑州等6个城市首轮放映不满一周,电影业内就掀起了一场立场鲜明的争论,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会摧毁本就脆弱的国产电影。在一片联合抵制声中,《亡命天涯》被迫在北京地区提前下线,但仍然在全国创造了2500万元票房“奇迹”。
每年10部的进口电影,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真实的谎言》在1995年卷走了1.02亿票房收入。随着同年上映的《狮子王》、《阿甘正传》等影片票房先后火爆,放映院线从原来的20多家激增到50多家。而看国产电影,却在90年代末期成为了一种“行为艺术”,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虽叫好叫座,却势单力薄无法引领国内电影整体力量突破票房困境。观众们却为这些进口片类型大为倾倒: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有冲击力,这么好看!
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电影“大蛋糕”尤其让好莱坞眼馋无比。从1994年的“10部引进片”开始,到2001年增加到20部、2012年再增加14部至34部,引进片的票房在中国已增长了351倍。每一次放宽数量限额的背后,都为国内电影市场带来不小变动。
根据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的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美国大片进口配额,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将提高。其实,对于进口片配额数量的争论从1994年延续至今,这场争论已经从“要不要引虎下山”变成了“多大程度限制老虎空间”。
国内电影界的“乐观派”认为,引进片数量的放开,不仅能使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还能促进优质的国产片创作,虽然在短期内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影制片也会有新的格局产生。而“忧虑派”则认为,面对好莱坞大片蜂拥而至,国产片票房将有很大部分被好莱坞瓜分,国产片尤其是中小影片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1994-2004:运作全新理念华语大片争雄
如果说“引进片”是一剂疫苗,那么它以痛感惊醒了中国电影人,同时也将“电影产业链”的概念第一次注入到了华语电影环境中。从制片到宣传发行,原来电影不仅仅是“电影”本身。于是,民营资本开始介入电影生产、宣传费头一遭出现在预算中、全国各地电影院线纷纷开花,而中国的《英雄》也终于成为了能够站在世界电影舞台的“英雄”。
20年,引进片就好像是一面魔镜,中国电影透过它照见了自己的模样。好莱坞是如何包装电影产品的、它们的资本是怎样运转的、后期的宣传是怎样一步步打造的……引进片为当时低迷的中国电影业带来了先进的运作理念。中国电影人反复向这面魔镜询问:谁是把电影拍得最好的人?怎样才能把电影产业打造得风生水起?……从这个角度看,引进片催化并且助推了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历程。
电影评论人倪震曾经撰文到:1995年,市场的开放引来了竞争,中国电影制片业的改革有了重大突破:民营影视公司获准投资拍片,在与国营制片厂合作投资超过70%时,即可联合署名出品影片,这对于投资比例超过全国制片总投资四分之三的民间制片业来说,是很重要的政策保证。也就在这一年,电影票房收入出现了回升趋势,国产片中的佼佼者也出现了可观的票房利润。
在打造电影产业链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电影院线如一夜春风般增长;数字影院、3D、巨幕等现代化放映设备日新月异,数量猛增。与此同时,电影创作产量和质量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00年以后,国产片能与引进片一争天下的实力初见格局。
就是在2000年,导演张艺谋推出了华语武侠巨制——《英雄》,在当年便收获到了2亿多的国内票房,击败了同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国也能拍商业大片了”,这似乎让国内和一些海外投资人察觉到了华语电影未被开垦的“金矿”,《英雄》由此开启了华语大片的逐鹿时代。
2003年,冯小刚的《手机》再度战胜《哈利波特》系列成为年度票房冠军,而2004年张艺谋的《十面埋伏》等几部国产片的成功,终于结束了连续10年国产片总票房落后于进口片的窘境。在2003年至2010年的几年间,《天地英雄》、《无极》、《神话》、《七剑》、《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墨攻》、《见龙卸甲》等一部部打着“神话”、“传奇”标语的华语大片迅速占领银幕……在这些电影中,不乏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参与投资的电影。
面对着中国本土电影的崛起,“好莱坞”们也感受到了引进片票房的危机。2003年底,好莱坞科幻巨制《黑客帝国3》在中国与全球同步上映,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与美国观众同步看到好莱坞大片。至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同步公映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进口片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身段,中国观众“吃剩饭”的时代逐渐远去。
2004-2014:新一轮竞技开始试炼技术与人才
十年磨一剑,捶打了两个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中间,中国电影产生过“票房的幻觉”、也经历过“概念的失重”,当一切仿佛要回归平衡时,卡梅伦带着3D的《阿凡达》来了,仿佛又是一个华语电影“终结者”的姿态。这一次,中国电影能否和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华语电影终于有了票房的号召力,但是过快的发展却导致了“叫座不叫好”的集体失语期。倪震认为,被奇观效应和娱乐导向重新定位后,今后的市场将适应何种电影文化产品的生存,这是对中国制片业提出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大制作、大投入、大场面、大阵容才能换回票房收益”本身就是个越走越偏的轨道。一个普通观影者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把陈凯歌的《无极》狠狠地嘲讽了一顿,这个视频得到观众超高关注度与转发量的背后,是中国观众对于电影集体“失重”的痛惜——过分强调唯美、震撼等视觉效果和冲击力,但在剧情上却出现枯燥无味、情节硬伤、语言乏力、对白幼稚、情感低俗等问题,中国大片“顾此失彼”;一些著名导演甚至成为了“票房毒药”。
倪震认为,上世纪90年代,像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们面临着文化和市场的多重挤压。这个时候,他们选择转型,一来是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来也要为自己的创作寻找新的出路。一些“自我”的东西不得不放弃,转而去尝试他们并不擅长的商业类型片。
进口大片给华语电影造就的压力与错觉,使得中国电影人的创作,一度只是为了给奥斯卡看。
改变从2011年、一部中小成本影片《失恋33天》开始。当时该片以1500万的投资,独挑《猩球崛起》、《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三部好莱坞大片,以3.6亿元票房完胜收场。
2012年开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等中小成本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收入,把《007:大破天幕危机》、《霍比特人》等无数好莱坞大片踩在了脚下。此时,国产片保护政策作用显现、观众群体年龄层次发生变化,成就了这些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在“小成本”奇迹之后,很多投资方开始青睐中小成本电影,但是没有精品大片的市场也是失衡的。
“我觉得有隐忧,如果说全行业都在拼命地做这种中小投资,没有人再做大中型投资的国产片的话,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将是一个失衡的局面。”电影业界人士高军曾在一次论坛中说,中国电影想走出国门,也需要大片作为先锋,没有精品大片的市场是没有希望的市场。
2010年,詹姆斯·卡梅伦的3D电影《阿凡达》的“降世”无疑是对华语电影票房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中国电影人再次被动地面对新技术引发的电影变革。2012年2月17日,中美双方签订《谅解备忘录》,引进片数额增加到34部,新增14个名额全为美国大片,但必须以3D电影和IMAX(高清巨幕放映系统)为主。进口大片不断增加配额,海外影视市场试图“逆袭”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这一次,中国电影能和引进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吗?
此后,中国一直在推动华语电影对于3D技术的拍摄和应用,比如增建大型电影制作加工基地和3D银幕,以促成中国电影的数字化革命。2011年底,中国电影银幕总共有9200块,3D银幕只有2800块左右。截至2013年上半年,共有数字银幕15380块,3D银幕数已经达到了11854块,占数字银幕数的77.1%。但在近两年生产的国产影片中,仅有《龙门飞甲》以5亿元票房、《画皮2》以7亿元票房在3D影片票房排行榜中争得一席之地。我国3D、IMAX银幕尽管增长迅速,却难改长期被进口片占据的事实。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电影人才的“青黄难接”。作为中国电影接班人的“第六代”很难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目前有上百家民营公司投资电影拍摄,占整个电影投资的80%以上。对于他们来说,能否收益是投资电影最关键的因素,“缺乏商业元素”的第六代导演很难得到他们的青睐。被投资人抛弃,而只想“逃”到墙里,这样的矛盾,也许会再度带来华语电影的“失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