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让人类第一次通过医学干预装置“重获”感官 从全球视角看人工耳蜗研发史
刚刚翻过的2013年,对人工耳蜗的研发者而言意义非凡。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首次将临床医学奖颁给了3名人工耳蜗先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名誉退休教授格莱姆·克拉克、奥地利MED-EL人工耳蜗公司的创世人英格博格·霍克迈尔、美国杜克大学的布莱克·威尔逊。拉斯克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他们的远见、坚持与创意,发明了一个改变数万人人生的装置。
拉斯克奖并没有言之过重。人工耳蜗研发历程充满着质疑、反对、甚至恐吓,可以说,世界各地的人工耳蜗研发者无一不是大胆勇士。当然,他们的胆识获得应有的回报,人工耳蜗的出现,第一次让人类通过医学干预装置“重获”感官。
重拾听力,这点子太疯狂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有3600万人饱受严重听力丧失之苦,并且直到上世纪,这都是一个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对年轻人来说,耳聋对大脑发育无异于一场灾难,尤其是语言能力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的听说水平将导致今后差劲的教育表现、受限的就业机会,以及有限的社会参与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吉拉德·欧唐诺在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人工耳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音学、电生理学、材料学、耳显微外科学的发展,人工耳蜗已从实验阶段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但起初,学界大多数给研发人工耳蜗投了“反对票”。
人能听见,是一个极为复杂、精妙的过程。在大多数病例中,重度耳聋源于毛细胞(位于耳蜗内)缺损,听力通路“断”了。于是,就有人提出植入人工耳蜗,绕开毛细胞,借助这个电子装置上的电极刺激神经,重连听力通路。
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医生首先将这个理论付诸实践,他们将一个简易装置植入一名大部分听力丧失的患者。这个尝试很快以失败收场,但这条新闻却激发了无数耳科医生。美国加州的威廉姆·豪斯就是其中之一。豪斯一直梦想着帮助聋人重拾听力。为此,他开发了一个新装置,电流可以通过单一电极传递到耳蜗上的一个点位(这就是此后说的“单通道人工耳蜗”)。1961年,两名患者接受了植入手术。这个新装置帮助他们感知到环境声音。此后,它的升级品能帮助患者借助唇语理解对话。不过,经它传递的对话依然是支离破碎的,好像卡壳的录音带。
即便如此,这种胜利依然燃起了全球科学家的改进热情。但实事求是地说,只有少部分人参与这项先锋味十足的研究,主流科学家则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借助电子刺激重拾有意义的听力是不可能的。听力所需的神经信号传递过程太为复杂,想通过简单而又粗糙的信号来达到,无异于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