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姜澎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今年教育的关键词,那就是改革。从今年年初6所大学的大学章程第一批通过教育部审批,到9月出台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再到12月北大、清华和上海市的“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发布,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加快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中国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此前,2010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这一改革总目标。
大学进入立宪年,大学章程为后续改革提供保障
今年是中国大学的“立宪”年。39所“985”高校的大学章程在6月份前后陆续制定完成,并通过教育部核准。今年年底前,“211工程”建设高校也将陆续完成大学章程制订工作,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大学章程的制订工作。
大学章程的制定,为其后陆续出台的各种政策提供了基础。
早在去年9月,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随后教育部多次开会,要求各部属高校加快制定大学章程,通过大学章程的制订使大学实现依法治校,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并且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今年1月和6月,教育部两次发文敦促高校加快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完善。
中国大学章程核心内容的宏观表述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具体是指:“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大学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大学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大学章程核准书的发放,将结束高校“无章可循”的历史,它将是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步骤。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也将在章程制定中进一步明晰。
大学章程的制订对大学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逐步厘清政府和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关系这两个层面的问题——这对于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下一步改革中无法绕开的问题。比如大学的内部机构设置、项目支出等,行政部门应该管多少,都是需要讨论的。再比如,招生和学科设置究竟是学校还是主管部门确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大学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协调问题。只有厘清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才有可能明确大学的自主权以及大学需要的来自政府和政策的支持。
高校本身治理结构如何平衡,也因为大学章程的制定而引发重新思考。比如大学发展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与协调;学生和学校以及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章程作为校内“宪法”在平衡好党委领导权、校长行政权、教授学术权、师生民主监督权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也面临着现实的困难。
无论如何,大学章程的制定,使得高校在这方面迈出了比较坚实的一步。
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市成为今年“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上海交通大学成为第三所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浙江大学也已提交方案。此轮改革的主旨在于,由高校好地方根据自己的改革需求,向教育部提交综合改革方案,通过审批后,经相关部委协商,提供政策支持。
今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会议,明确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主题,并确立了综合改革的六项核心内容。
“此次综合改革并非全面改革,而是由过去的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入到深层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借此契机,在教育领域长期存在改革难题之处,放手给政策之举。”有关业内人士称:“改革至今,所有可做的单项改革都已经完成,而触及到深层次的改革,必定会触动一些深层次的利益,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在体制和机制上有综合突破。”
今年11月份,上海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参与的“一市两校”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正式启动。而在国家启动“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几乎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也于今年6月9日提交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几经修改后,在年底正式获批。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综合改革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凡是有改革需求和动力的高校都必须在年内提交综合改革方案,由教育部审批实施。
同时,教育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巩固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成果;更好地应对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根据已经公布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市的综合改革方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可以发现,这四个方案的改革着力点各有不同。
三校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亮点在于都将提升学术地位,探索院系的自主权。清华将在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师生治学、本科小班教学、国际同行评议等为亮点。
作为中国毫无争议的两所第一梯队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经历三轮“985”投资,将在综合改革中探索自主预算,不再按照过去的项目申报制来申请经费,将探索高校自主预决算的经费管理制度。而根据上海市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上海市和教育部将在五大领域24项重点工作上开展合作,并配套建立相关合作保障机制。上海市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2014-2020年)涵盖10大方面、总计达52条改革举措之多。
2014年至2015年,上海将推进提升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深化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在内的总计19项重点工作。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上,上海市教委今年已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加快建立以基本办学经费和内涵建设经费为主的经常性投入机制。未来,办学经常性经费达61%,市级统筹经费29%。
上海交通大学提交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则将探索以部市协同为支撑的部属高校自主发展道路。50条改革方案中以及政策诉求中,有10条与上海市相关,并通过教育发文协调,目前已经原则上通过,包括学科评估、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的相关配套机制,将由上海市地方政策进行配套。
据悉,浙江大学也向教育部提交了综合改革方案,浙江大学方案涉及人才培养、科研与学科布局、队伍与人事制度、产学研与服务、大学治理结构、资源配置与保障、浙大体系、政治保障等8个方面52项任务。
复旦大学虽然尚未提交综合改革方案,但是出台了《复旦大学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今年年底前各个院系将全面实行“自治”。12月也已获批,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招考制度改革思路和措施。上海、浙江率先实施试点,
今年9月19日,上海和浙江两地分别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今年年底前,高考改革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考招生录取试点将从上海和浙江两地推广至全国,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新的高考录取方案。“恢复高考30多年至今,所有和高考相关的改革,都只能说是很小的调整。但今年的高考改革,可说是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不少学者评价此次高考改革方案“将改变整个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仍然有学者认为,此次高考改革步伐过于保守。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并专门听取汇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审议。
此次的高考改革,正是希望通过更多元的评价,改革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达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回应了民众在满足基本教育要求后对教育的更高追求。
高中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为大学培养人才,还是在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完成对学生全人的培养?这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问题。而此次高考改革方案,以及年底发布的高考配套方案似乎为这一问题作了最终回答:高中是完善学生人格的公民教育,而不是单一的为高考、为大学而施行的教育。
而对于高校来说,这些改革举措,无疑将深刻影响高校的招生、录取乃至办学。事实上,近年来,海外留学市场逐年扩大,国内不少优秀的高中生选择出国,而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录取改革不仅将使得高中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也将使得高校不得不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作为此次招考录取改革先行者的上海和浙江,已经作了十多年的探索。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实验试点10多年;浙江早已推行扩大地方本科院校招生自主权的“三位一体”招生方案——将高校录取学生的成绩析分成三部分:高考成绩、学校专业素质测试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三部分成绩大约分别占50%、30%和20%。这些试点客观上为两地的高考改革试点提供了基础。
目前各地都在制定新的招生录取方案,待教育部审批后全面实施。
教育配套机制全面改革
原本的“985”三期结束后,新的经费将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费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方式下拨。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两所经过三期“985”投资的高校,今年终于“毕业”,也是39所“985”高校的首批“毕业生”。两校未来将不再根据项目拨款,而是将经费作为日常经费拨款。试验成功后将向全国推广。
伴随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个部委之间的配套改革全面启动,包括拨款机制的改革,从原先的项目制也逐渐走向日常经费拨款,拨款也将逐渐破除“985”、“211”等高校的身份壁垒。
今年以来,关于教育经费拨款机制批评声不断,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关于高校拨款方式过于向985高校倾斜,使得高校之间贫富不均加剧的说法,在媒体上不断放大发酵,引起了争论。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11月21日在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时谈到,高校教育拨款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拨款将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原有的项目式拨款,将逐渐被以绩效评价为原则的拨款方式取代,“985、211”高校在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将被弱化。
淡化高校之间的身份,面向未来的“2011计划”今年进行了第二轮审批。“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包含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等四大类。这一计划主要是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计划在全国设立80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这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行业和区域内的科研领军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就“2011计划”联合印发四份文件。
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2011计划”入选名单中,全国176个申报项目中共有14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领衔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南大、天大、中科大等国内20多所名校。今年的“2011”计划又增加一批新的高校,共有24个新的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新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