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我们为什么能听见
我们已知,人能听见是依靠听觉系统将声音转译为大脑可读懂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中耳会先听到声音,产生震动。这种声波会很快传递到内耳,也就是耳蜗所在地。这个如同蜗牛壳的内耳结构上,布满上万个毛细胞,当声波呼啸而过时,这些毛细胞被压弯。也正是这个动作令毛细胞产生电信号,激活相应的神经元,刺激到第八对颅神经,又称听神经。由此,声音信息传递到大脑。
这是一个设计精妙的系统,环环相扣。但在大多数病例中,耳聋源于毛细胞缺损。科学家探索人工耳蜗,就是想绕开毛细胞,借助电子刺激物将声音信息传给听神经。
·关注王正敏案·
坐在中国人工耳蜗首创团队召集人的这把交椅上,年近八旬的王正敏却很难沾沾自喜,“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大样本积累、比较。”
面对有媒体指出王正敏团队研发的人工耳蜗在2012年获得国家4000万元的专项经费,王正敏回应,这4000万元的项目中,2000万元是力声特公司申请的,另外2000万元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申请的,而他并非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记者从眼耳鼻喉科医院获悉,这笔2000万元经费支撑是“国产人工耳蜗优化及临床技术研究”多中心项目,由该院与6家医院合作,负责人则是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戴春富。
如果说争议可以说清,不争的事实是,人工耳蜗的研发进程远没有结束。
此前中国在人工耳蜗研发进程中是落后的,如今,中国团队正在奋起直追。从全球人工耳蜗研发进展看,许多难以突破的瓶颈性问题相继出现,天马行空的遐想亦不断涌现。
人工耳蜗的出现让人类实现了重获听力的遐想,不过,人工耳蜗至今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王正敏教授告诉记者,人工耳蜗在世界各地植入后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主要问题有:即便选择当今最好的病号(耳聋病程短、语后聋患者,即耳聋前是会说话的),植入人工耳蜗后依然无法辨识音乐旋律。这不仅意味着病人无法欣赏音乐会,更重要的是,这将对他们参与对话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已知,人类对话由三部分构成--语音、语义、语法。其中,语音(音调)是理解对话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如在中国普通话中,四声语调所指词语含义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在比较各地研制的人工耳蜗后认为,普通话是世界所有语言中语音效果最差的--因为中国普通话是一种典型的声调语言,而这正是人工耳蜗研发的难点之一。
当然,即便人工耳蜗目前难以实现对语调语音的精准辨识,但如果病人在耳聋前就很好地掌握了语法、语义(主要为语后聋患者),那么,大脑的一个神奇功能可以做到让他们通过“上下文”来听懂对话,这就是大脑天然拥有的推导能力。据此也可以理解,病人听懂句子要比听懂单词更容易--因为单词没有可用来推导出意思的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