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耳蜗的研究者看来,一旦神经生物学家实现“重塑”,将从此突破人工耳蜗植入对年龄的限制,这也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各国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全植入研究。这不仅与人工耳蜗小型化趋势一致,更重要的是,全植入将让患者减少“聋人”的外观标签,更好地融入社会。
目前,无论多么先进的人工耳蜗依然没有突破它最初的雏形--由体外机和体内机(植入人体)两部分组成。尽管体外机已经做到不那么突兀,酷似蓝牙耳机,但这依然无法避免正常人可能据此辨识聋人,并引发某些歧视。当然,全植入的研究并不那么容易推进,涉及许多新问题。比如,电池寿命怎么解决,总不能定期做“开脑”手术;原本体外机上负责收集声音的麦克风植入哪里。
在此基础上,英国人想法也很大胆。他们提出发展多功能人工耳蜗,就是将血糖传感器、血压监测器“搭载”在人工耳蜗上一并植入人体。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对个体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的24小时动态监测,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发现风险,制定治疗方案。
可以说,人工耳蜗的问世不仅让失聪者重回“有声世界”,它亦开启了人们对医疗干预替代装置的无限想象。有人欢呼,也有人泼冷水,面对这些畅想,王正敏是坚定的支持者,他说,这让他想起20多年前的自己。
因央视先后发表《“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调查》等报道,复旦大学王正敏教授最早建议并主持的“国产人工耳蜗”项目被置于风口浪尖。央视报道称该成果为“克隆”国外产品的仿制品。但,“克隆说”很快遭到国产人工耳蜗首创研发团队的否定,时任复旦大学通信系教授、语音信号处理专家周耀华直陈,“我们全部采用崭新的方法,没有采用他们(国外)的器件和模型……讲我们仿制,是天大的谎话。”
争辩难免充斥情绪,而非理性。其实,全球人工耳蜗研发进程交织着互相借鉴,启发,与再创造。从全球视野看人工耳蜗研发史,或许能提供一个看待此次国产耳蜗争端的另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