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王正敏案·
王正敏被学生举报一事广受关注,除了其本身的院士头衔外,这桩学术公案牵扯着一系列极为敏感但又吊人胃口的话题:
其一、国产人工耳蜗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在法律上,这些专利能否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证据?仿制、山寨与“二次创新”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在法律上说得清、理得明吗?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我国的科研人员要实现快速赶超,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二次创新”一度被认为是捷径。但随着国内学术规范日趋严谨、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在参与技术集成创新、二次创新的同时如何规避“学术失范”的风险,值得关注。
其二、近10年来,国内学术圈里频频出现学术举报。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在权威机构公布调查结果前,媒体调查、舆论压力已经先入为主地袭来。对举报双方尤其是被举报者来说,这是否有失公正?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树立学术诚信,离不开制度建设。引入并完善第三方调查,是学界的期待。
获得专利,是否意味着对科研成果“原创性”的锁定?
时隔20多年后,几位当年参与国产人工耳蜗研发的科研技术人员又聚在一起。古稀之年,回首往事,曾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国产人工耳蜗,眼下却到了需要洗脱“克隆”嫌疑的时候。
根据王正敏团队研发人员回忆,人工耳蜗技术原理1965年时就已发表在国外期刊上。1984年,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研发的人工耳蜗获批进入临床植入。而我国正式立项攻关人工耳蜗技术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89年,王正敏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开始摸索、研究多道程控人工耳蜗,直到2004年,其领衔的团队才做成第一个数字人工耳蜗。其后,这一技术被转让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产业化道路。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王正敏团队通过研发人工耳蜗,迄今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另有7项已完成申报。
那么,王正敏团队和上海力声特公司手中握有的多项国家专利,能成为国产耳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