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启哲
刚结束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怀旧致敬撑起了半边天,而另一个爆点恐怕要数直播了音乐剧 《汉密尔顿》的开场秀。当晚的最佳音乐剧专辑也花落该剧,主演林-曼努尔·米兰达一段饶舌致谢,让所有人惊艳。有人说,虽然黑人歌手拉马尔和他代表的说唱音乐,今年依旧没能打入格莱美的综合类大奖,然而《汉密尔顿》的亮相和它一整年的火爆足以证明,今年的美国迎来了结结实实的“说唱年”。
《汉密尔顿》有多火? 从去年2月首演就引爆外百老汇,8月登上百老汇,在首演之前票房已高达3000万美元。仅一个月,就打败《剧院魅影》《芝加哥》《悲惨世界》等百老汇名剧。该剧颇具挑战地以说唱特有的韵律节奏讲述200年前的美国“建国史”,时不时和美国当下类似移民、税收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引发观众的共
鸣。“毒舌”评论也对该剧十分友善,比如《纽约时报》剧评人,就盛赞该剧为“变卖房产买票来看都值得”的神作。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偷偷夹在人群中二度观剧。
这部传记主题的音乐剧,记录了美国建国功臣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传奇而厚重的一生。汉密尔顿在独立战争时期便屡立战功,是华盛顿得力的助手,是美国宪法的起草人。美国独立后,汉密尔顿成为第一任财政部长,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财政管理制度,结束了美国战后财政混乱不堪的状况。尽管战绩与政绩卓越,汉密尔顿却身陷性丑闻,为维护声誉,他与人决斗而死。音乐剧不仅在宏大的历史场面浓墨重彩,也着重刻画了汉密尔顿与家人间的感情。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得以在舞台上呈现并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主演林-曼努尔·米兰达多年的坚持与努力。2009年,林-曼努尔·米兰达度假时随手买了一本汉密尔顿的传记,才读了两章便有了改编音乐剧的念头。他首先尝试以说唱的形式演唱汉密尔顿的一生,这首受邀在白宫演唱的说唱歌曲,成为音乐剧的雏形。然而,35岁的米兰达虽有托尼奖的加持,但这部历史剧以说唱贯穿始终,缺少传统音乐剧的群舞,又没有特效,想要成功还需要有效的运营。出品方采取反演出季营销的策略,一边在外百老汇继续演出打磨,一边瞅准美国国庆的时机,引爆话题。所以,尽管夏季是百老汇的演出淡季,但此前外百老汇小剧场积累长达半年的口碑,勾起了观众的好奇。
说唱乐一般被视作街头文化,很难获得主流社会的广泛认同。以这种形式演出音乐剧,虽有过尝试,然大多悄然谢幕。此次还要以说唱表现严肃的历史题材则更具挑战性。不过,当米兰达这位扎着组辫的“拉美裔汉密尔顿”与梳着爆炸头的“非裔杰斐逊”以一长串机巧、包袱不断的饶舌进行政治辩论时,其音乐背后的力量感和纵深感,足以让看惯了“歌舞升平”的音乐剧观众感到震撼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