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两兄弟伊拉特与道仁图亚正在演唱“潮林道”。 杨涛摄
宁颖
你可见过心在吟诵、鼓在说话?你可听过蟋蟀的哀鸣、小草的歌唱?或是你可曾听到历史的回声?这些对于声音的描述是否只是文学领域的修辞与想象,还是真实的存在?日前,三部寻找、记录、研究中国音乐生态的音乐民族志影片《六字真言》《潮尔:蒙古草原的共鸣》《鼓语:满族锡拉特里哈拉春祭祀》首次公开放映,引起了诸方专家学者关注。
这三部来自“声音中国:音乐生态学影/音民族志”研究项目的短片重在真实地记录不同文化中的人、自然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关注音乐文化事项本身,以及灌注于期间的观念与情感。而记录者则作为这些文化的“他者”,用摄像、录音设备记录下那时、那地、那情、那境、那人、那物的“自白”。为了成为“合(学术规)格”的文化记录者,他们去当地考察,与当地人做朋友,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追踪文化当事人生命、生活轨迹的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探索生态、心态与声态关联的过程中,也重新塑造着自己。
《六字真言》是导演李战平女士深入西藏20年所拍摄的一部音乐民族志影片,记录了藏地从宗教到世俗不同场景中人们对六字真言吟诵。通过这一贯穿于藏民一生行住坐卧而无限循环的六字音声,展现着藏民淳朴的人生态度与虔诚的佛教信仰。同时,这些音声也因人、因地具有不同的音调,勾连着不同的体验与情感。有人说“是妈妈教给我的”;有人说“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我自己就会唱了”;有人说“唱了一辈子,有时候在心里唱,有时候在梦里也唱”;有人说“它让我的心变得柔软”……藏地生活二十载,李战平已过知命之年,而更让人动容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考察原生态文化,她选择落发出家,而为她剃度的师傅说:“从此以后,你不必恪守其它戒律,只需要守住一条,以自己的身体为载体,以摄像机为‘法器’,把藏地的生活记录下来。”放映现场李战平身着紫红僧裙,笑容可掬,举手投足尽显谦卑。或许对她而言,记录已然成了她学术与生活并修的“法门”。
青年学者兼导演程之伊的《潮尔:蒙古草原的共鸣》,是一部记录蒙古族双声音乐“潮尔”的民族志影片,拍摄于2013年。由于“潮尔”本身的特性,拍摄视角更侧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蒙古人的声音观与文化认知。“每一根草都会唱歌”并非仅仅是一种比喻,而是蒙古族对万物生命与自然之声的理解;“我们蒙古族不是随时随地都唱歌,而是在自然最旺盛、心情最好的时候才唱,季节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是歌手对天、地、自然与音乐关系最真切的感知;“我不是潮尔手,我是牧民,这就是我的生活”,则是歌手对于草原的敬畏与最深沉的表白。镜头中歌手的这些自我表述,不仅体现了导演对于蒙古族民间知识系统的挖掘能力,也展现出一名青年学者的人文情怀。“她(导演)做的事(拍纪录片),就是我所想的”,片中歌手朴素直白的话语也映射着学者的初心。
与上述两部导演“在场”的影片拍摄手法不同,民族音乐学家刘桂腾教授的影片《鼓语:满族锡拉特里哈拉春祭祀》拍摄视角更侧重文化现象本身,似乎有意避免了个人情怀。在萨满文化中,鼓被视为人、神沟通的主要法器,而鼓语则是刘桂腾教授基于30年萨满音乐研究而总结的学术概念,也是对于萨满音乐的生动诠释——鼓在说话。虽然此次未能放映全片,只展示了五分钟片段,却已将东北农村的神歌导引、杀牲祭祀的萨满仪式场景灵动地呈现。
除了三部影片之外,来自“声音中国:音乐生态学影/音民族志”研究项目的唱片也很值得关注。唱片中记录研究的对象就在我们身边,甚至近得常常会被我们遗忘,它们是《上海城市音景·1》和《蟋蟀的歌》。生活在上海的人怎会没听过这座城市中的各种声音?很多情况下,我们自己就是声音的发出者。而谁又未曾听过蟋蟀的叫声?又有多少夏夜它曾伴我们入眠?或许有人会问,为何要关注这些声音,还要记录、研究它们?萧梅教授认为,“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的声音的寻找、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复原上海不同的历史场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进而发现它们对我们的意义”。为此,“中心”还曾举办了上海音声微型民族志的征集活动,通过学者、文化亲历者的参与互动,回忆并描写出那些历史回声。通过这个项目,大概人们会意识到,那些回荡在弄堂、街道、码头、下水道等空间中的人声、物声,正是我们关于上海的集体记忆。
《蟋蟀的歌》则更是有趣,温和老师发现蟋蟀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命阶段所发出的声音(其实并非声音,而只是脉冲)并不相同,有时激昂,有时平和,像极了在歌唱,特别是在秋季、其生命终结之前的叫声更为悲凉。这让他思考究竟是这声音的确悲哀?还是人将自身的情感攀附于蟋蟀的叫声之上?带着疑问,他在历史文献中搜寻汉人寄情蟋蟀的种种记述。生动有趣,贯穿学者的反思,充满了对自然的人文关怀。
老话常说“至诚感通”,在与传统音乐对话的过程中,在通过音声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一群学者执着地踏上了“记录”之路,以学术思维为指导,干起了导演、摄像师和录音师的活儿,身兼数职,终究在学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生态与声态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成就了一部部具有学术性、记录性和实践性的音乐生态学影/音民族志。青年学者兼导演程之伊的话“在田野中我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快乐”,说的是她自己的感受,也代表了所有同行的心路历程。此情此境中,他们或许会愿意借用那位潮尔手的话说,“我们不是学者,我们是记录者,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