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假凤虚凰》里的石挥和李丽华。
上图:戏剧大师曹禺导演的唯一一部电影《艳阳天》(主演也是石挥和李丽华)。(均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柳青
因为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的“世相·离岸·重逢——经典影片展”,在中国大陆失传的《假凤虚凰》归乡还巢,这部由桑弧编剧、黄佐临导演、上映于1947年的老电影,是一部喜剧经典,也是一个传说。因为历史原因,它的胶片拷贝绝迹于中国,仅存的孤本是一个16毫米胶片拷贝,由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保存。这只“凤凰”在外流浪多年,它的“不可见”是双重的——在中国,见过这电影真面目的人寥寥,哪怕是在电影史家中,在这次影展前看到过这部影片的,恐怕数不出几个。它绝迹于银幕,更被官方层面的中国电影史所忽略。对于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被铭记、被修复、也被反复探讨的,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类“现实主义杰作”,上海电影的另一支“市民传统”则被压抑,它们是以《假凤虚凰》为代表的这类喜剧和情节剧,是游离在“电影正史”之外的卖座片。
“世相·离岸·重逢”影展放映的8部电影制作于1940年到1951年不等,其中张石川导演的《西厢记》是俏皮的歌舞喜剧,它上映的年份是1940年,在家国危难的年头,上海电影工业在“孤岛”仍维持着高水准的运转,推出多元异质的作品。《血染海棠红》《一代妖姬》《花街》《花姑娘》和《误佳期》则是1946年以后上海电影人南迁后的作品,南下影人在香港承袭了上海电影的传统:重视商业,在娱乐和通俗教化之间取得平衡,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制度和高调的宣传手段赢得观众。
今天,我们能在大银幕上见到这些归来的影像,除了重提“老电影的寻找、修复和保护”这个老话题,另一个迫切的命题是对文化遗产的重新梳理,直面中国电影、尤其上海电影文化复杂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有对传统艺术的寄生,也有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和西方思想的本土落地,在国难当头、政局动荡的年代,它被商业主导且在新文化运动的边缘成长,最终介入矛盾重重的思潮。民族电影,固然有它曾经扮演政治工具的一面,但它的身份里也杂糅着现代性的痛苦和城市日常的支离碎片。